记者日前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得到显著改善。
数据显示,2020年,绿色屏障区域PM2.5年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改善23.8%;今年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6%。2020年,区域内8条主要河流全部消劣,Ⅳ类水质断面由9.1%增加到45.5%,氨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较2017年改善71.9%、70.2%;今年前三季度,Ⅲ类-Ⅳ类水体比例达71.4%,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同比改善13.2%、18.2%。
近年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的决策部署,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制定实施《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谋划、一体落实,推进实施污染治理工程。2018年以来,绿色屏障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020年,绿色屏障区域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强度分别较2017年下降32%、21%、16%、50%,钢铁企业每吨钢碳排放1650公斤,煤电机组每度电碳排放0.76公斤,分别较2017年下降7.3%、11.7%。2018年-2021年,区域内森林、湿地(湖泊、河流、池塘等)、绿地面积分别增加23.5%、9.2%、22.5%,碳汇能力增长15.4%,达到约15万吨/年。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初步观测显示,区域内有目前拥有高等植物30科73种,共记录鸟类30种,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
2018年-2020年,绿色屏障区域内共实施完成116个污染治理工程,其中大气污染治理工程69个、水污染治理工程26个、土壤污染治理工程21个。2021年,共组织安排污染治理工程28个。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集中整治30余个规模小、污染重的工业集聚区,整治3000余家“散乱污”企业。推动军粮城热电两台公共煤电机组、天保热电等4台自备煤电机组以及13台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完成深度治理工程。推动3家钢铁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宗货物从基本依靠公路运输调整到铁路运输占比50%以上。
水污染治理方面,工业园区、规划保留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初步摸清273家重点企业用地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台账和分类管控清单,推动完成15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