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张麦冲
#中考体育将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前不久上热搜了。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称,还会逐年增加的中考体育分值、未来不久将升至与语数外持平的高度。
话题词喜提4亿阅读量,除了吐槽常规弊病“一刀切”外,反对的音浪集中冲上热评——这么高的体育计分太不合理了!
就在这条热搜登榜的前半个月,教育部刚因公布#未来体育课必须布置作业#掀动了一波声讨。
这一次,中考体育成绩将达到和语数外同等分值是什么概念?
这些年里,体育课和体育考试都经历了些什么?
体育考试是怎么一步一步上位的?
在九零后普遍的记忆中,当年体育中考的那三四十分最终好像也没计入成绩,没有一个学霸需要担心跑不动800米就上不了重点高中。
2009年,天津中考体育满分占总分的比重仅为2.9% / 中考网
在不少考学重省(如山东省每年中考淘汰率逼近40%),每一分的分差都可能影响深重。
而现在的新规告诉你,能否拼赢升学的战役,这不再是拓扑学的蝴蝶效应问题,而是800米能跑进多少秒档位的“精确计量学”问题。
以广东省为例,考古近10年来可以查阅到的中考体育统考的评分标准和计分细则,能够发现,各地的体育中考总分分值在撩高、体育中考形式和难度在不断调整和加大。
2013年,广州的体育中考满分为60分,由统考成绩和的“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占当年中考总分的7%。
彼时还是新鲜事物的“体育素质综合评价”涵括了初三学年的体育课平时成绩,这项规定到了2014年,考评范围调整至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学年的体育课。
来到2020年,广东各地市体育满分占文化课总成绩的比例基本已达到8%,这样算下来,体育分值甚至已经直逼理化和政治等科目满分分值。
不同地市的分值组合方式尽管有出入,也各自都在拓展科目、细化档位的路上持续飙进。
纵向比较更直观一些,中山体育中考满分从2009年的40分(约占总分的6%),提升到现在的100分乘以系数0.5计入投档成绩,(体育满分50分,约占总分的8%);
深圳2009年中考体育乘以权重系数后满分20分(约占总分的2%),也将从明年起提升至50分(约占总分的6%)。
将于2021年起实施的体育中考细则中,不仅总分升至70分,体育还以部分“笔试”的形式参与中考。
广东省2021年中考体育分值排布,总分已升至70分。
在体育中考上位这件事上,哪个省份都没落单:
像是体育分值与理化、史政并列的,还有2020年的青岛中考;在体育笔试这个环节,福建省也已有过不止一年的经验了;
“体育不理想后果很严重”,青岛体育中考还实行等级考制,等级将直接影响高中录取 / 青岛家长会公众号
这一次拟将中高考体育分值提升至与文化课平齐,量变的积累眼看要逼近临界值,说是体育考试的加价“升舱”也不为过。
其实个中内涵不难理解:
持续撩高体育的分值比重,转向借助应试的刺激,强制性提高师生家长对体育议题的关注度。
当体育也正儿八经走上了应试路线,竞争的缝隙又向新的领域拓宽了二指。正如有百度用户上传的政策评析中调侃,“体育补习或因此兴起”也未可知。
体育课:其实我本是为“破局”而生的
90年代末,教育部发文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在而后的教育教学实践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逐渐形成对立语境,被具象化地投射至美育课和文化课当中。
继“2000中国减负年”后(印发《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的客观诉求积年已久。
减轻非必要的考评、竞赛和补课所换取的时间,被计划用于加强体育锻炼——以突破体质日趋孱弱和近视率指数增长的困局。
但事实情况却是,健康指标其实远比想象中的难达到,科学锻炼所需的时间精力成本,使得体育课不可能也没资格与文化课抢“档期”。
今年疫情期间,体育网课引起全民热议,“孤独的体育老师”、“独角戏式上课”的心酸经由互联网集中放大,被挤占的体育课和被挤占的“体育课心智”还能补回来吗 / JrNBA微博视频截图
“这节体育课改上数学”不是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之间的博弈,是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结构性压力,考虑到目前最有效的再分配机制——考学暂无更妥当的“平替”,我们谁都别无选择。
2000年至今,教育部公开印发针对“加强体育课建设”、“增强中小学生体质”问题的相关文件共计72份 / 教育部官网截图
《生命时报》通过去年11月发表于《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期刊中的数据发掘到:
尽管体育课改革被连年提上日程,2001至2016年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运动不足比例男女生超过八成。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体育中考分值连年撩高,而今更不得不对标着语数外文化课进行“升舱”——体育考试强势上位,不等同于体育课迎来春天。
曾经体育课难摆脱因为“考试不考”被划出价值判断范围的尴尬;现在体育课又因为与升学挂钩,陷入应试化的带来的价值取向危机。
当体育锻炼转而也背上了考学的使命,增强体质的目的就已经被彻底颠覆了。
绝大多数学生力求在分数上获得高回报率,增设的选考项目为考生避重就轻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跳绳项目平均成绩连年超线,南京市体育中考因学生“体制普遍增强”一再提高满分跳绳个数 / 新华网截图
因为跳绳项目难度相对小于中长跑,在2017~2018年连续的扎堆选择中,南京中考生的跳绳平均成绩已经超出原设的满分个数,满分标准在2019年随之提高到每三分钟400个。
为制止学生挑项目、仅练习备考项目,郑州市出台相应“自选改摇号”规定 / 中国青年报
“——你为了什么而上体育课。——为了考高中、考大学”
终于“体育作业”和“主科体育”相继登上热搜,看来减负困局而生的体育课也没能逃过成为负担。
而渡过考学难关、那些带着虚弱体质进入大学的孩子会发现,“上了大学才知道的事”里,还有体测。
#体测不合格不发毕业证#的真正实施显然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毕业要求实在收口严格,还能意外催生大学生代体测群。
大学体测各项目相较90年代大幅降低难度,至于原因你细品 / 网易数读
当代大学生都出得起请代跑的66块7的年头,又没有了考试强压的驱动,还会有很多人真的在意自己缺不缺乏运动吗?
知乎答主@teweky 在他的回答中说,“社会氛围中自发体育意识的普遍缺失”让大家只想葛优瘫,现下的体育文化建设好像真的不靠教育、靠的是市场风向带动。
想想和室友一激动就在学校门口健身房办的年卡,一共去洗过几回?
体育到底应该是什么
国内体育教育在与文化课、应试化的双重矛盾中夹缝求生,让人近乎忘了它在过往岁月里的锐意时刻。
尽管启蒙于舶来的思想、相隔久远,近代中国体育课算得上真·有精气神儿过。
电影《无问西东》中,西南联大的午后,雨滴敲击房顶的声音太大,教授和学生们在茅草铁皮搭起的教室里静坐听雨。
学生沈光耀推开窗,向外望去,时任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正带领着一群男孩,在瓢泼大雨中照常跑步。
图为西南联大时期的马约翰。其论著《体育的迁移价值》,倡导把体育精神渗透进生活的各个层面。/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
时至今日,躺在寝室不想起床的你看着屏幕里的场景不禁觉得这仿佛“酷刑”。
第七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与中小学生相比,更宽松自由的环境、更抵触考核的心态,让大学生几乎彻底丢弃了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其中84.16%的大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近三成大学生抗拒参加长跑锻炼,比例分别是小学生、初中生的两到三倍。
不过,自下而上“日渐肥宅”的态势正面临着:
中考体育增分来了,高考好像也不远了。
同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表示,将在中考增分基础上启动体育在高考中的计分研究 / 中新视频
实际上,没有广泛融入生活的体育文化、没有给体育课余裕空间的教育体系,又要把文化课考试的逻辑任性照搬到体育课里,运动与考试划上等号——任谁想要热衷运动,都太难了。
撇开过往时代的沉重气质,今天也一并撇开升学成绩、锻炼意志这些符号的加持,运动本身可以是什么?
当那些年甲子园(日本高中棒球全国大赛的举办地)的夏天几乎成为了日本全民关于棒球的青春物语;
美国某所高中的男生,在篮球课上坚信自己也能成为下一个艾伦艾弗森……
而苦练跳绳再创每分钟x百个的新高、为了拿高分需要奔波于“体育补习班”的小小少年,似乎也被迫忽略了:
体育课的出口,还可以在热爱中找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