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村第二小学的会议室里,挂着一面由五年级四班学生王恩西家长赠送的锦旗,上面写着“校园信息化 育人现代化”的字样。
“真是感谢‘双减’好政策,感谢学校及时推动落实。”王恩西妈妈平时工作很忙,爸爸经常出差,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妹妹。“以前,恩西放学早,都是直接去小饭桌。我下班先去接妹妹,然后回家做饭,最后再去接恩西回家,孩子到家都得8点了。”恩西妈妈说,“恩西从早到晚,有12个小时在外面,觉得很心疼,可时间实在是赶不及。别说娱乐时间了,感觉孩子连休息时间都挺紧张。”
“双减”政策落地后,王恩西所在的杨村二小调整了放学时间,给孩子们安排了课后服务项目。“现在,我接完妹妹,正好去接恩西,直接一起回家了。以前,孩子都是在小饭桌写作业,回到家,还得再给孩子检查检查;现在,作业都是在学校写完的,有老师的指导,有不会的问题随时就能问,我们也放心了。孩子回到家,基本都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王恩西家长说。
杨村二小的课后服务项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组织的各种文体课程;另一部分,是作业管理时间。教导主任韩丽华介绍说:“我们学校一直对作业量有监管,以前是记录本,前段时间换成了小程序。学科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要登录到系统内,并标明学生完成作业大概所用时间,按年级在办公室内进行公示。我们要求是每个班全天的作业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一般来说,学生40多分钟就能完成。”
在积极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杨村二小充分利用作业管理时间,分年级对老师进行统筹安排,争取做到每天都有不同学科的老师值班,帮助孩子们弄懂弄会课堂所学。这个时间段,孩子们在写作业、复习、预习的同时,也可以离开本班教室,到其他教室请教不同学科的任课老师,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不让孩子们把问题带回家。
二年级三班学生宋秉桥家长
现在孩子每天回家后,基本都是看故事书、搭积木或者出去玩,做自己想做的事,感觉他特别满足。我偶尔检查孩子的复习、预习作业,都完成得很好,有了老师的辅导,确实不一样,而且感觉孩子的精神面貌也更好了。
课业辅导减轻了,孩子们的关注度更多的集中到了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上。王恩西和宋秉桥虽然不在一个年级,却找到了一个共同爱好——围棋。内敛的王恩西报名了围棋课,每周要上三节课。而平时喜欢街舞,活泼好动的宋秉桥也接触到了围棋。“以前没想到秉桥会喜欢围棋。”宋秉桥家长说,“孩子上过不少培训班,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还从来没想过他能坐下来下围棋,现在回家还拉着我下围棋,说得都是术语,一套套的。”
韩丽华
杨村二小教导主任
学校设立的兴趣课程多达40余个,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每周安排一到三次课程,除了由学校老师负责的合唱、儿童画、剪纸、环保手工、体育等项目,还外聘了一些更为专业的老师,开设了戏曲、街舞、武术、围棋等更丰富、更专业的课程。同时,我们在充分尊重孩子们意愿的基础上,开展了打陀螺、鞠球、彩泥、钻石画、十字绣等特色活动。
“双减”以来,孩子们的变化最为直观。操场上、体育馆内,伴随着轻快的脚步和呼朋引伴的欢声,他们身姿挺拔,昂扬向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新篇章。
来源:美丽武清
审核:马 续
编发:王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