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建成滨海政务帮办平台与“滨海通办”场景化服务系统,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智能政务宣传引导服务水平位居全市第一
■ 随着智慧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滨海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指数高达89.6,全市排名第一
■ 随着智慧民生服务效果凸显,滨海新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智慧社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构建,贴紧基层社区和群众实际需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以“安、统、管、用”四字为一体化建设流程,打造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努力实现城市数字化、运营网络化、管理智能化
“真的太方便了,尤其是对我们企业注册在北京、居住在滨海新区的企业办事人来说,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几分钟就能完成企业相关事项办理。”张先生兴奋地说。近日,北京某企业办事人张先生需要办理《出版物零售企业分支机构备案》事项,登录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在跨省通办模块提交申报信息,顺利地在天津办理了该事项。
这是滨海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业务创新,打破彼此之间的数字壁垒,实现“跨省通办”的一个缩影,也是滨海新区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诸多成果的一个具体案例。
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和方向。从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从智慧政务到智慧司法……经过多年建设,新区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高质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新区精心绘制的智慧城市蓝图正逐步落地,成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获批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应用试点”,担负起为全国创新提供示范的重任。
“善政 兴业 惠民”
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建设智慧城市,滨海新区起步早、起点高。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新区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城市新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实施“智慧”赋能行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强用好“城市大脑”,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全区围绕“善政、兴业、惠民”,打造40余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政务、经济、民生等领域智慧新应用。目前,滨海新区智慧城市新构架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数据底座更夯实,政务运转更高效,产业发展平台更丰富,百姓办事更便捷,城市大脑更聪明。
善政,智“治”一座城。近年来,滨海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建成滨海政务帮办平台与“滨海通办”场景化服务系统,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智能政务宣传引导服务水平位居全市第一。深化“全域、全科、全时、全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转派天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推动“组织在线”智慧系统应用,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闭环式便民服务综合体系。对各类社会治理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事件办结率达到99%。落实“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全国应用试点工作要求,审管联动工作模式不断深化实施,实现审批信息PC端、移动端双推送。
兴业,智“惠”一座城。随着智慧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滨海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指数高达89.6,全市排名第一。工业云服务体系加速构建,“天河工业云”平台2.0版正式上线。智能制造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大力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人的智慧为生产力、以满足人的高质量需求为方向的信创安全、先进计算、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主题园区、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加速集聚。
惠民,智“享”一座城。如今,“津滨海”APP已经融入滨海新区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志愿服务、组织在线……新区市民想要的,“津滨海”APP全部都能实现;新区智慧交通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中新天津生态城依托三维交通模型实现对区域内道路的实时运行状态监控,借助视频监控等物联网监测设备让智慧交通“大脑”实时收集路段上的车速、车流、车向和排队长度等信息,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给出信号灯优化配时方案,实时调整信号灯,从“车看灯”转变为“灯看车”放行……随着智慧民生服务效果凸显,滨海新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智慧社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构建,贴紧基层社区和群众实际需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聚焦“安、统、管、用”
全面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体系
善政、兴业、惠民,一项项成果体现着滨海新区以“安、统、管、用”为建设思路开展工作的实际成效。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以“安、统、管、用”四字为一体化建设流程,打造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努力实现城市数字化、运营网络化、管理智能化,不断提升智慧滨海的体验感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安全为先,效率基础。随着数据逐渐变成新时代生产生活的支柱,数据安全日益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新区已经成为全国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试点,通过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大安全基础设施”,构建网络及内容安全动态精准监测、分析、防御,安全事件协同应急处置和信息事件闭环管理系统,将舆情与网络安全等数据及时推送给各街镇和开发区,基本实现网络安全及内容安全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发现处置、事后回溯总结的事件全生命周期动态及时有效处置,基本建成智慧滨海特有的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保障新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政治安全。
统建为要,集约共享。数据要素的价值想要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就需要“统”。新区发挥行政体制改革优势,坚持“统”的思路,克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政务数据在政务部门之间共享,各类应用统一技术和业务标准,实现业务在线交互,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围绕“大数据一张图”全方位感知城市的目标,滨海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汇集人、地、事、物、情景、组织等城市全要素信息,构建了数据集成、数据融合、数据智能以及数据驱动等一体化的AI城市大脑。以城市大脑为统领,新区已建成“1+1+3+N”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总量达到6.6亿多条,分别来自5个开发区、39个委办局和21个街镇等,经过清洗、治理后存入基础库与业务专题库,之后再进行多元数据融合应用。通过城市大脑,海量数据实现了便捷共享,智慧社区、智慧旅游、孪生城市等一系列城市治理信息化项目相继落地。
智管为纲,创新发展。打通数据,是为了更高效地“管”。近年来,滨海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逐步完善,完成近5万路社会视频资源统一接入,实现公安视频和试点小区视频点位“一图呈现”。综治视联网系统基本建成,新区综治指挥中心、20个街镇、1个开发区、6个试点村居视联网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应急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视频监控、应急、安全生产、危化品监管和南港工业区安全风险管控等系统,归集了300余家危化品企业基础信息。智慧环保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建成八大环保系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建成中新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管理监测平台与天津港保税区水务综合监管平台,海绵城市覆盖面积达到全区面积的23.7%。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建成覆盖302个社区、139个行政村的“三级确保、四级建设、多级完善”的网信体系,凭借数据赋能,让城市治理变得越来越精细。
以人为本,丰富应用场景。“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围绕“善政、兴业、惠民”三大领域,新区打造40余个应用场景,持续完善政务、经济、民生等领域智慧新应用,不断提升智慧滨海的体验感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滨海新区新冠疫苗接种管理系统”快速上线,借助大数据平台优势,在全市率先实现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化,接入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视频监控,实时共享人口接种疫苗大数据,并精准掌握各接种点现场接种情况,进行实时指导,有力保障了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截至目前,系统为新区26个街镇、70个行业主管部门、211所中小学校、76个接种点提供了业务支撑,为200万人提供了疫苗接种服务。
打造“智慧滨海”城市名片
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
如今,在滨海新区,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从地下到天上……数字生产、数字生活的每一个场景,都留下了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奋进足迹,也孕育着未来增长的巨大潜力。
区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区今后将继续围绕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的奋斗目标,以“善政、兴业、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度拓展应用场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打造“智慧滨海”新名片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实施全面建成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国家新城建试点、“互联网+监管”多级联动应用试点和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国家重点创新任务,持续深化数据要素改革,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将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立足“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激发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和深层次赋能变革作用为抓手,着力夯实云数一体数字大脑新底座,着力重构简明高效数字政府新面貌,着力倍增数字经济新动能,着力拓展智慧应用新场景,着力开创京津冀深层次联动发展新局面,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智慧滨海”城市名片,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为建设美丽“滨城”提供强力“智”撑。(记者 梅传众 马坤 路熙娜 见习记者 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