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到成家立业、为人父母,这期间若按年限算,怎么也要30年。何况老祖宗还有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中国人的印象中,三十年几乎是人生的一道坎儿,过一个三十年,人生就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道理用在国家上也一样。
就在前些天,上海人口调查机构公布了一组数据,里面选取的时间节点,一样也是以30年为时间差:过去选在1990年,现在选为2020年,中间隔了30年。而调查的主要目标不是社会发展,也非人生历程,而是我国人口生育率的变迁。
众所周知,人口学家在作对比的时候,大多由点及面,由每年1月1日的出生数量作对比,由此衍生出三十年生育率的大对比。人口数量是不可控的,我们只能得出大致数据,而上海三十年出生率的对比则让人震惊——
1990年1月1日,出生人数2784人;
2020年1月1日,出生人数186人。
这其中一位数的差距,代表的是骤降14倍的出生率,也意味着适婚适育的90后一代并未承担起生儿育女的责任。不想步隔壁日本老龄化的后尘,那就要找到年轻人不肯生孩子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我们的养老金无处可领。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围观网友是怎么看的呢?他们大多一句话:生二胎?我不配。
▲生育率每况愈下的原因
老实讲,生育率下降并非是我们国家独有的问题,隔壁韩国更加严重。前段时间韩国人口调查机构公布了人均子女的数量,正常情况下以2为准绳,可韩国只有0.98,这意味着平均一对夫妻只有不到一个孩子。可见,生育率下降是亚太地区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我发现各国生育率下降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今天主要结合上海的出生率进行剖析,一起来看下吧。
不公平的家庭分工模式
无论是中日韩,还是东南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属于亚太传统,女性对家庭和孩子的付出远超其他国家。其中以中国女性为最高点,因为曾有数据指出,中国女性的勤劳程度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日韩起码尊重全职太太,但中国女性大多是边上班边照顾家庭,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
上海作为全国顶级人才的集聚中心,精英女性占据大多数,对婚姻中女性所处的不利地位一清二楚。为了保障个人利益,女性就会选择不要二胎,甚至不生孩子。
本质并非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是来自不公平的家庭分工模式。现代社会想要挽救日渐低迷的生育率,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多多保障女性在家庭中的利益才好。按照我的理解,起码先让出冠姓权,那么一切男女不平等都将迎刃而解。
育儿成本不断升高
“以前孩子放养也没人说什么,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都当公主太子养,育儿成本升高了不止十倍。”根据网友的计算,她家一个女儿从小到大要花七十万,这还不算将来婚嫁时的陪嫁,若是二胎得子,那一家子直接不用生活了,改成“生存”算了。
这倒是实话,时代变了,新时代的孩子衣食住行都要精细,大家张口就是“养不起就别生”,上面要是真想提升生育率,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改变人民之间的攀比之风。数千年走过来,小农意识才是提升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生孩子成了公益行为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养儿防老的想法开始被唾弃,或许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中国人开始放弃传统的养老模式,更多揣着不给子女添麻烦的想法生儿育女。
这种思想观念会让生孩子变成公益行为,得到与付出的不平衡让普通人对生二胎望而却步。当舆论要求父母不求回报的时候,生二胎就成了下下选。希望大家不要将父母神圣化,都是普通人,有付出想要回报很正常,无私奉献必然换来生育率的下降。
▲生二胎的前提条件
看到这个问题,大多数网友的回答都是“钱和时间”,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如果物质条件是生儿育女的前提,那我国这数千年来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
追本溯源,生二胎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父母制造幸福的能力。
在我个人看来,金钱至上主义的局限性太过明显,大家可以随口调侃,但不可当成幸福的唯一准则。事实上,制造幸福的能力才是一个家庭稳定的核心力量,而这与金钱无关。
【话题讨论:你家生二胎了吗?】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儿护理、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