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罗荣桓尽管身体不好,但一直担负重要的领导职务,他“用钢铁一样的意志”,一边与疾病作斗争,一边坚持工作。
林月琴回忆:
“1949年四五月间,荣桓在天津视察时,又突然病倒了。他只有左肾,又有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经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紧张工作,有一天他在同一位干部谈话时,突然晕倒了。毛主席得知后决定派保健医生黄树则赴津为荣桓治疗。黄临行前,毛主席给荣桓写了封亲笔信,托黄转交。毛主席在信中要求荣桓在天津安心养病,暂时不要随军南下。毛泽东还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样的谚语来安慰和鼓励荣桓。”
毛泽东很关心干部和下属,但闻讯其晕倒亲自写信外还派医生的做法,在他与我军高级将领交往中,还是鲜见的。毛罗之情之深厚,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时,罗荣桓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次年4月,解放军总政治部成立,他担任总政治部主任。9月,军委总干部管理部成立,又兼任部长。由此,罗荣桓掌管了军内干部调动、任免的大权。
罗荣桓身体不好,但身兼数个要职,尤其是总政治部主任兼总政干部部部长的工作相当繁忙。他经常要到总政和总干机关去办公,时常还要参加军委召开的会议。由于经常劳累过度,他的病时常发作。有时一个会开完了,需要靠在沙发上休息好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
毛泽东知道后,1950年9月20日,在罗荣桓上报的一份干部任免书上特地写道: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这段话与罗荣桓上报审阅的内容完全没关系,毛泽东却特意写上了这么一段,可见对罗荣桓的关心。
繁重的工作并没使得罗荣桓松懈下来。
1956年,罗荣桓心绞痛反复发作,他怕贻误工作,便于9月2日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写信,因健康原因,请求解除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管理部部长职务。毛泽东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在八届一中全会上,经毛泽东提名,罗荣桓又被选举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但是,由于身体不好,在毛泽东的建议之下,中央有一些会议,罗荣桓没有参加。1958年3月,党中央召开成都会议,罗荣桓又去了。会址在成都金牛坝招待所。林月琴回忆:
“荣桓参加了一次会议后,毛主席就指示他,会中可以退席,不要勉强坚持下去,可以在宿舍看看文件。”
党内外的会议,毛泽东指示“会中可以退席”的,全党只有罗荣桓一人,没有第二个。
这个指示,恐怕天下少见。
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关怀之情,是不是非同一般?
(本文摘自年度畅销书《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一书p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