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自2018年实施以来,截至10月底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1.7万人,为天津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11月1日,《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正式实施,市人社局副局长郑巴音日前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条例》对我市人才引育明确了相关任务,市人社局将积极贯彻落实该《条例》要求,让人才“引得来”“有发展”“有活力”“留得住”,真正为天津智能制造产业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提供人才保障。
郑巴音表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先行先试,探索组建创新联合体,组建了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智能轨道交通、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目前,联盟已链接高校院所80家,联系领军企业1600家,邀请两院院士等特聘专家62位,聚集工程师3万人,形成“联盟搭台、科学家助力、企业家唱戏”的生态格局,激发出协同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今年5月已出台,市人社局将定期征集高端紧缺岗位需求,把这些需求纳入我市年度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及时向海内外发布。同时,将进一步发挥“津洽会”、“海河英才”创业大赛、“双一流”校园招聘会等一系列“赛、展、会”平台作用,帮助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引进智能制造领域高端紧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为了让人才“有发展”“有活力”,市人社局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支持开展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及时编制发布市场紧缺职业需求和培训补贴目录,鼓励企业、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抓住人社部天津市共建“技能天津”、举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等难得契机,发挥“培训”“竞赛”双引擎作用,为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同时,市人社局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对智能制造企业主动上门送政策、对接需求解难题,确保各类企事业单位智能制造专业人才以及从事智能制造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的职称申报权益;积极拓宽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为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
人才“引得来”,如何让人才“留得住”?天津的做法是设立人才档案专库,为企业家和创业人才提供档案接转、使用等方面的专属服务。对于用人单位引进的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市人社局主动对接协调科技、工信、金融、教育、海关等相关部门,为他们精准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方面服务保障,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记者 吴巧君 余强)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