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黑名单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期大多数同学亲身经历后觉得比较“坑”的学校。既然觉得"坑",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主观想法。希望各位同学理性看待,仅供个人参考。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的情况应该是大家相对了解比较多的,毕竟之前也上过热搜(虽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简单地说就是它文学院今年疯狂压分,甚至直接将一志愿考生的专业课初试成绩压分压到了个位数。考生称“往年真题都有70分原题存在的情况下,大批考生被批0-50分,450余名考生仅一人过线”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它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明显,那就是不想录取一志愿考生,想把名额留给来自双一流院校的高分调剂生。
其实这样的操作在一些B区院校里面并不少见,只不过这次宁夏大学文学院的操作太过分了一些。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和宁夏大学一样,也是存在专业课压分的现象,让众多学子十分不满。新闻传播考研成绩150总分的专业课,普遍只有30到70分,几乎全部该科目未及格。但是这些一志愿考生的公共课却达到了70+的高水平,引起了考生普遍质疑。
贵州大学的回应和宁夏大学几乎也如出一辙,“不存在恶意压低考生自命题科目考试成绩的情况”,但是没有拿出任何其他有说服力的证据,让人想到一句话“本单位有最终解释权”,反正他们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贵州大学如此操作的目的也是相同,不想录取一志愿考生,想把名额留给来自双一流院校的高分调剂生,获取更好的生源。
西南交通大学
这所学校是出了名的复试时间晚。
复试时间晚表面上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一些同学反而还会觉得自己岂不是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复试。但是一旦需要走调剂这条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非常大,因为其他学校基本上早就已经结束复试,出录取结果了,这时候你就真是“调剂无门”。
首都师范大学
压分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专业调剂只收985、211的学生。
下面是来自往届同学的反映:
刚出成绩那会儿就上新闻,压分压得贼狠,校方还一脸无辜不承认。紧接着调剂网上疯狂发布“优秀生源调剂计划”,每隔两天就在网上发布一次调剂信息,收割了大批资源,狂揽985、211学生。贵校某调剂信息里就明晃晃写着:
1、只招收985、211学生
2、一志愿报考中科院的学生
南京理工大学
根据大多数同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南京理工大学是不怎么压分的,但是它倾向于接收本校生和优质调剂生源。
南理工确实也是具有“优质生源调剂专项计划”的院校,也就是不太保护一志愿考生。另外,考这所学校的同学大多实力不差,复试高分扎堆比较严重,很容易沦为炮灰。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现在已经是妥妥的调剂大热门院校了,调剂生源一多,尤其是优质调剂生源一多,学校难免就会心生二意,也就是不再非常保护一志愿了。
下面是来自往届同学的反映:
某专业复试一志愿25人刷了23人,剩下的2人均为本校考生。广西大学哲学专业初试第一,第二均被刷,只为保护本校生及985-211调剂生。
广西大学改革了,对本校的没那么优待了,听同学说这次很多学长学姐调剂不回来,以前大家都说大胆考研反正最差是本校,怎么也是个211......我舍友对这次考研信心不是很大,听说改革都不敢浪了。
兰州大学
调剂时更倾向于选择985、211的考生,比较看重出身,双非调剂兰大成功的几率比较小。
这一点确实也不难理解,兰大其实本身综合实力不算差,只是地理位置限制了其发展。考研调剂的时候,兰大确实也是很多“优质生源”的重点考虑对象。所以也不难理解兰大会更倾向于选择这类优质生源了,毕竟“择优”是人之常情。
下面是来自知乎网友的反映:
我同学是甘肃政法学院的考兰大法学,初试成绩第29,总共接受100个,然后复试的时候和调剂的一起,都是湖大,武大的一些,他最后录取的时候排名90。
天津师范大学
个别专业非常不保护一志愿,倾向于接收优质调剂生。
这个别专业,主要也就是想跟大家提一提它的新闻与传播专硕了。天师大的这个专业18年报考200+,仅个位数的人过国家线;19年无人过线,原因是19年快要考试前几个月突然宣布换专业课参考书,考试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一志愿考生非常“惨”。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一些专业拟录取名单要拖到快五月才会公布,这意味着你参加了复试后,基本上没有时间准备其他学校的调剂了。
云大堪称调剂的小清华,疯狂压第一志愿专业课分数,为了给那些优质生源留位置,尤其是那种小众专业,类似资产评估专硕,每年都空出来专门为了接受985、211调剂生。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一般复试及录取结果较晚,不利于大部分考生准备调剂等后续工作。
其实这不是华南师范唯一的“坑”,除了录取结果出来比较晚之外,华南师范也会有压分的情况,然后录取优质调剂。
比如19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志愿就录取了1人,其余均为校外调剂录取,但实际上一志愿过线的并非仅有一人,且初试成绩也并不算是“擦线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请听来自网友的吐槽:
@知乎匿名用户
这里提名南航,本人双非保研,同专业保研的第二名学霸,去报南航,结果问的都是水问题,而且面试贼快。后来南航没过,浙大过了28号被录取那天南航可能被自己学校的学生鸽太多,又打电话跪舔她去不去。但是人家已经被浙大录取了,贼解气。
我想说,本校保护政策是每个学校都有,我也能理解的。自己学校的学生学成什么样老师起码还有点逼数。如果是不知名的大学,那老师了解你的方式只有一个初试分数,还有你复试的表现。一次复试也不能完全了解你这个人的能力,那所以优先选择自己的学生,其实对于导师来说,也是一种保险的行为。
不过某些说面试十分水,只问一两个问题的,看着就不想要你的学校也真的很过分。同样提名苏大。
上面提到的仅供大家参考。
2020年多地弃考率超10%
弃考,已经成为每年考研的常识,不少同学在心态不好,计划完不成,考场不理想的情况下就放弃了……另外还有人统计,考场上直接弃考的朋友,大概有30%?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一组关于“弃考率”的数据。
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先来看省份:
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
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
再来看高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报考人数大约4241人,弃考人数共计约1019人,弃考比例约24%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网报14083人,实际参加考试12649人,弃考1434人,弃考率超过10%
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
20考研弃考率大约10%,也就是说,341万人报考,坚持到最后走出考场的只有300万左右。
所以你经常能听说考研是和自己的战斗,坚持进入考场,认真考完就已经打败了大多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