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城市发展与儿童身心发展需求不适应等问题,提出了24条重点任务举措,并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52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期待自己所在的城市建设成儿童友好城市。63.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城市对儿童更友好,自己会考虑多生孩子。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51.5%,00后占9.3%,80后占35.4%。
85.6%受访者感觉自己所在的城市对儿童友好
家在北京的王女士,有两个女儿,分别在上小学和幼儿园。这几年,王女士亲历了北京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一点点的进步。“更多是在硬件方面,比如说在商场和公园,针对儿童的游乐设施比以前多了。还有商场里的母婴室,一些针对儿童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都在不断增加。这些方面都越做越好了”。
天津00后南枫(化名)也有同感。她有一个7岁的弟弟,她感觉天津对儿童的包容性比较强。在很多居民小区甚至马路边上,都有滑梯、秋千之类的儿童游乐设施。她家楼下的海河故道公园里,就有一个大型儿童游乐场所,免费开放,经常会有孩子在那里玩耍。
调查显示,30.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所在的城市对儿童非常友好,55.2%的受访者感觉比较友好,合计85.8%。受访者中,几乎没有人认为所在的城市对儿童非常不友好。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受访者中,认为城市对儿童友好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来自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的受访者。
虽然很肯定这几年城市在儿童友好方面硬件条件的改善,王女士也坦言,软性环境的改善远没有硬件环境来得快。对于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还是不太够。
王女士回想起一次坐高铁的经历。孩子当时才1岁,突然哭闹了起来,就在她哄孩子时,列车员过来了,认为孩子哭闹打扰到了其他人,让王女士将孩子抱离座位,离开这节车厢。
“我当时可能只需要5分钟就能把孩子哄好,而且是白天的非午睡时间。但列车员的做法,就是5分钟都不愿意等。”在王女士看来,在公共场所大家都会尽量不打扰到别人,但这么大的孩子哭闹,是很难免的,而且父母已经在努力地哄孩子,还是不能容忍,希望小孩子可以时刻保持安静,那对孩子的友好度和宽容度确实就太低了。
94.7%受访者期待自己所在的城市建设成儿童友好城市
在上海一家培训机构工作的林女士感觉,在儿童友好城市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她之前去德国时发现,当地为了鼓励孩子独立上学,在道路交通规划上,做了很多设计和考量,比如尽量减少学校门口的机动车流量,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纳入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中,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过街设施等。她还发现,欧洲很多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对18岁以下的孩子都是免费开放的。林女士认为,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她非常期待,国内各个城市都能在儿童友好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调查中,46.8%的受访者非常期待自己所在的城市建设成儿童友好城市,47.9%的受访者比较期待,合计共有94.7%的受访者这样期待。
王女士觉得当下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是非常迫切的需求。80后的她,回忆起小时候,上学放学都是自己一个人,没有父母接送。平时住在一个大院里,小伙伴一声招呼,一堆孩子就从家里出来,聚到一起玩去了。“也经常可以在马路上看到脖子上挂着钥匙独自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大家都特别放心”。王女士感慨,现在很少有孩子独自上学和放学了,这背后有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道路上的车辆更加密集,没有方便孩子过马路的设施,“这些其实都是一个城市对儿童不友好的体现”。
南枫期待城市对儿童越来越友好。她之前带弟弟出门,上卫生间特别不方便,她带弟弟去男厕所不合适,让弟弟去女厕所也不合适。她还希望公共场合中有专门针对儿童的设施,比如在公共汽车或地铁上设置矮一点的扶手,让小孩子有可以扶的地方。
63.9%受访者表示,如果城市对儿童更友好会考虑多生孩子
如果我们的城市对儿童更友好,你是否会考虑多生孩子?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表示,城市友好会激发自己多要孩子的欲望。
在王女士看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安全,都牵系着家庭所有成员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建立真正对儿童友好的城市,父母不用担心孩子无人照顾,孩子有玩耍的空间,安全也有保证,社会更友好、宽容度更高,孩子能够健康、安全、幸福地成长。她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身边的妈妈们应该会对生育更多的孩子更有积极性。
南枫则表示,虽然城市对孩子更友好令人期待,但应该不会影响到个人的生育计划。毕竟,现在养孩子的成本还是很高的,生育决策还是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 李洁言
实习生 | 王九龙
编辑 | 黄冲
制图 | 李洁言
排版 | 杜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