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教书育人的,本不是官僚,却容易养成官僚习气。
老师要管理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的学生,要是主任、校长之类的就要管理全校的学生和老师了。主任、校长之类的人都是领导,本身就带着极强的官僚气,本无可厚非,因为他们都很自恋,都把自己视为党政机关的领导。其实根本不是,而是学校的领导,出了学校大门就什么也不是了。而老师们居然也容易形成官僚气,喜欢用官僚的口吻说话办事,俨然一个土皇帝了。
老师管理一大帮子学生,是学生在学校的天然领导。学生要想问他问题,找他办事,他就得拿出官僚老爷的架势,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这种态势的形成有着很多的原因,有受古代官僚体系影响的原因,有自身的原因,有学生惯出来的毛病,关键还是自己有管理学生的权力,有权力就有资源,有资源就要高高在上,不能亲民了。
为了有利于班级管理,老师会实行“分封制”,在班里确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干部,帮助他管理。而老师就是这一帮学生干部的顶头上司,直接领导他们。如此一来,老师就好像是县长了,大大小小的学生干部就相当于在基层工作的乡镇干部,有事情就向老师汇报,老师会做出相应的处理。乍一看,这种管理模式很适合学生管理,但是细思恐极。
有权力的地方就有权力寻租,学校也不例外。老师会摆出官僚的架势,而学生干部就会对他所管理的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一边走人缘,一边收受贿赂。有一个大城市的小学班长,收受学生的贿赂竟然达到几万元,都是为了包庇学生不完成作业而收的。当家长们发现之后,这个学生已经完全发展成一副官痞的模样,四处逢迎,八面玲珑,已经不是原来纯洁的样子了。学生能发展成这个样子,老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当然一点都不会差的。老师会发展成为说一不二的土皇帝,或者是个暴君。师生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有很多师生平等的反面例子作为前车之鉴,学生们都以为老师和自己平起平坐了,也就毫无节制,蹬鼻子上脸了。往往这个时候,也是学生最难管的时候。老师们吃尽了苦头,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于是从开始接触学生的时候就板起面孔,充当严师的角色,说一不二,金口玉言,同时还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地位,要愚民,要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尽量知道的最少。而事实上,学生们还真吃这一套,以为“严师出高徒了”。家长们也这样认为,以为老师越严格越好,要尊敬老师,进而既敬且畏,把老师当成领导来看待了,过年过节还要请老师吃饭,提上礼物到老师家里转转。长此以往,老师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官僚了。
其实,老师们心里都清楚,在学校自己身上的官僚气十足,一出校门就那么都不是了。毕竟,社会对于老师的认可度并不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严师出高徒”的祖训确实给老师的官僚气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搞民主化教育教学那一套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老师们已经不会那一套了,或者现实环境没有给那一套管理模式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于是,老师们只能官僚下去了————这正是他们所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