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思)进入12月来,全国多地出现大风、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断崖式”降温,突破历史同期最低气温。近日,由中交二航院EPC总承包的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扩建工程(二期)码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华北地区即将到来的采暖季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切实做好民生保障的重点项目。项目位于天津大港港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大型LNG泊位、工作船码头、取水口、排水口各1座,16万m3储罐4座及相应的气化配套设施,可形成最大输气能力80亿m3/年;二期增设1座大型LNG泊位及2座20万m3储罐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可形成最大输气能力136亿m3/年,码头最大接卸能力1080万吨/年。
中交二航院承担了项目一期码头及陆域形成工程的EPC总承包工作。然而,就在中交二航院刚组织好项目团队,天津“8·12”爆炸事故突然爆发,项目顿时陷入停滞状态。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大家立马发现,项目正面临着从实际施工到交工,工期仅剩18个月的严峻局面。
“项目的困难已经摆在眼前,怎么办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作为中交人,就一个字,‘上’。”越是困难,项目团队越是憋着一股劲。
为最大限度节约工期,最大限度解决设计与施工衔接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一开始就采用了BIM正向设计,建立了水工中心文件及总体BIM设计中心文件,进行总图、水工、电气、通信等多专业的BIM协同设计,并在BIM中心文件的基础上出版了含码头工程总体、桩位等图纸,实践提出了BIM模式下图纸表达的新方式。
“BIM正向设计,减少了设计的错漏碰缺,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项目采用BIM进行设计交底,形象生动,也提高了后期施工的效率。”项目设计经理吉明介绍说。
由于码头工程开工时间较晚,码头主体工程完工后还需进行管架、管道及工艺设备的安装,当时又正值冬天,如何保证工程在寒冷的北方正常施工,成了项目团队面对的又一个难题。
为此,码头工程开展了“大体积砼保温及循环冷却系统”课题研究,论证了多种保温材料工况的蓄热养护、综合养护和内部循环冷却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综合养护法(蓄热法+局部加热)结合循环冷却系统的最佳冬季施工温度控制专项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冬季进行浇筑的码头墩台,由于采取用了课题研究的成果,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避免了混凝土的冷缩裂缝,为后续码头上部结构提前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吉明说。
最终,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期码头工程顺利完工。不过,由于华北地区严峻的冬季保供形势,项目团队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项目二期就被提上了工作日程。
“二期工程最大的难点是工程紧邻一期,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还需确保一期工程正常运营。就好比一条马路,一边在施工,一边在正常通行,这就给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安全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已成为二期码头工程项目经理的吉明介绍说。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二期码头工程推进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中交二航院BIM技术优势,积极部署应用BIM安全质量管理平台,做到施工过程安全措施全监控,为二期码头工程的安全实施提供了保护锁、定心丸。最终,二期工程自2019年4月正式立项,至2021年11月正式竣工,创造了同类LNG项目立项建设时间最短的新纪录。
冬季来临,一艘艘LNG船不断靠泊在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码头。这些LNG将通过天然气管线外输和LNG槽车外输两种形式,运送至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的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即将到来的采暖季提供充足“底气”。
“作为国内首个在同一海域同时投入运营的两座大型LNG码头,能让华北人民过一个暖冬,算是我们中交人为华北人民办的一件大实事吧。”吉明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