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从区科技局获悉,2021年1-11月,我市技术交易情况出炉,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450亿元大关,达到453.8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3.88%。此外,区科技局推动区域技术合同创历史新高的工作成效也成功入选天津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经典案例推选活动,获得近万条群众“点赞”。
为了抢下技术交易“先手棋”,自2020年12月起,区科技局就超前谋划,提前开展针对性走访调研行动,摸排新区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科技企业研发计划和技术服务预期情况,对行业、地域、构成、潜力和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要素进行了数据分析,为2021年统筹布局技术合同认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区科技局依据前期调研分析情况,联动5个开发区稳步推进各机构登记进度,建立月报制度,定期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调度会,加强研判督导,压实工作责任。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技术市场融通发展的有利时机,找准政策环境激发技术市场活跃度的这一关键因素,区科技局适时制定印发了《滨海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在全市率先对认定登记机构按照成交额分级给予资金奖励,激发了登记机构的工作热情。同时,针对生态城工作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工作人员较少的困难,区科技局主动帮助联络第三方登记机构与生态城建立帮扶机制,多次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活动,并深入华海通信、华慧芯等1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9月末,生态城技术合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交额达到10.68亿元,率先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延续2020年“抓大、养小、补短板”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全区技术合同登记结构和产业图谱,坚持挖存量与拓增量并重,“管家式”服务直达企业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大额技术合同认定单位存量,注重培育新引进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增量,建立“惠企”服务队,深入企业一线宣贯《民法典》和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实地调研60余家存量单位,组织22场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会,补齐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下好创新“赋能棋”,2020年4月以来,区科技局联动滨海高新区,利用中央“百城百园”行动专项资金支持“智能技术合同认定服务平台”研发,认定判别率达到99%。这种新型的无纸化办公和线上服务为企业减少了来回跑腿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受到登记单位的广泛欢迎,也吸引了来自内蒙古、河北、浙江等地的科技部门多次到津洽谈推广合作。
进入四季度,区科技局全力下好“收官棋”,及时开展巡回督导,联动各开发区以周报形式加紧研判“收官”形势,集中专业团队力量,对高新区、大港街等重点区域认定大户进行针对性现场登记,做深做细做实“惠企”服务,11月末提前实现全域大幅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指标。
据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区科技局已启动2022年工作研判,对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做好指导和调度,加强技术合同认定工作与大学科技园、海河实验室、细胞谷等工作有机结合,继续拓展技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管家式”服务版图,为创新立区工作提供支撑,力争2022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0亿元。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