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静海未来铁路、公路这么建

《静海区综合交通运输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起草背景是以全国和京津冀城市群的视角审视和构筑新时代静海区交通发展战略,依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理性分析“十四五”交通体系内外环境要求,评断未来发展阶段特征,着眼于未来5到1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找准瓶颈,提出重大政策和重大措施。

目前静海与相邻地区路网协同发展程度有待加强,与沧州、西青、大城等周边区域尚存在瓶颈路和断头路。城镇和产业园区对外联系有待加强,津文公路(独流减河至北华路段)、团大公路、新津涞公路目前均为二级公路,难以满足静海主城、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的对外交通需求;杨家园工业园、西翟庄镇、中旺镇等乡镇及产业园区对外交通联系需要进一步强化;静海主城与团泊间快速联系通道较少。农村地区交通出行条件有待改善。

但是优势也很明显,静海东连滨海新区、西接雄安新区,是雄安新区东向出海的必经之路,是环渤海湾向冀中南腹地延伸的重要节点,交通系统应成为静海联通津雄的重要支撑。

从天津市看,天津正处于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的决胜期,“十四五”时期将初步形成“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并持续推进“一市双城多节点”城镇发展格局的形成。静海作为天津市5个区域性节点城市之一,要继续保持交通基础优势,强化与“津城”、“滨城”的快速高效交通联系,以更好地承接天津优质资源。

因此着眼于实现2035年目标,综合考虑交通发展机遇、优势、条件和阶段性任务要求,“十四五”期间静海区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

——铁路枢纽规划基本成型。围绕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积极争取津雄高铁过静海设站,并纳入国家铁路网相关规划,大力推动津沧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巩固静海区作为天津市西南部面向冀中南的门户枢纽地位。

——公路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对外形成与雄安新区、津城、滨城以及周边沧廊区域的多路径、更开放的公路网格局,基本实现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加快完善区内公路网系统,公路网密度达到166公里/百平方公里,普通国道中一级公路比例达到100%,省道中一级及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36%以上,乡村公路6米及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24%以上,基本实现新城、乡镇、产业园区等功能区15分钟上高速。

——绿色智慧交通显著提升。市域铁路建设实现零突破,初步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定制公交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推进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重点营运装备全过程监控,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动智慧交通融入智慧城市建设。2025年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

细节放大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加快推进市域铁路津静线首开段工程的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建立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与津城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

在津静线首开段的基础上,建成津静线全线工程: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国际机场,实现静海主城、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心城区文化中心、海河柳林、机场等地区的直达。

在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规划布局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启动A1、A2线,织密区内轨道交通网,完善轨道交通全出行链。

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建成站城一体的静海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轨道和中低运量轨道多网融合,同步推进城市航站楼建设。

同时,发展特色旅游公交。以团泊湖和光合谷4A级景区为龙头,打造静海深度生态、文化旅游线,以特色接驳车构筑旅游专线,打造旅游交通品牌产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实施绿色出行引导措施,加强公共交通出行引导,增加轨道车站的公交接驳线路,协调公交与轨道运力调配;增加静海主城、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共享单车、共享电车投放,充分解决出行者“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高铁站、城市轨道站为基础,打造集轨道交通、机动车交通、常规公交、公路客运等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共四处,分别是静海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综合交通枢纽、双塘综合交通枢纽、大邱庄综合交通枢纽。

另外,基于静海区东西向津雄高铁、南北向津沧城际的两线一枢纽“十”字型高速铁路网规划格局,着力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提升快速客运铁路服务能力。规划建成津沧城际铁路,打通津沧、津承廊道,建设津雄高铁,静海区全面融入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 |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