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药研发中心,科研团队负责人徐旭正带领10多名科研人员重点攻关青蒿素制剂安全性研究。
记者看到,安静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盯着试管,随着试验制剂滑落,显示器上的数值不断变换。通过夜以继日上千次实验,科研工作者们为青蒿素的深度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最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验制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对此,徐旭倍感振奋。他告诉记者:“这道出了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心声,更是我们多年奋斗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使命就是研发出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务国家发展。”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药研发中心主任田成旺认为,“每个科研项目,都要面对无数次失败与挫折。这要求我们科研工作者要脑中有信念、心中有力量。来源就是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及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
天津药研院积极开展科研一线党员与非党员“结对子”,在研发领域相互支持,共同研发、共促创新。目前,天津药研院累计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700多项,获得新药证书、临床批件或生产批件300余项,拥有授权专利300余项。
围绕天津药研院等龙头企业,滨海高新区正打造百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细胞谷”。
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局副局长郝宗峰介绍,“除了收听收看六中全会报道,学习《决议》内容,我们还利用部门党员集中学习时间,进行专题学习。下一步还将邀请宣讲团进部门、下企业,让每名职工都能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并落实到工作中”。
滨海高新区专门成立了共同缔造理事会,正在将科研工作者干事创业、不断创新的热情,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刚刚揭牌成立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已实现揭榜挂帅、人才双聘等多项制度创新,积极发挥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聚人才兴产业。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将着力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围绕细胞生态体系、细胞生态与免疫、细胞生态失衡与重大疾病、细胞生态重建、细胞生态研究前沿技术五大方向开展创新,将建设成为前沿技术策源地、细胞治疗示范区。
未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还将纳入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保税研发”业务模式,用足用好国际创新资源,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经济日报记者 商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