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号、10月24号两天,"2020年小学高品质发展论坛"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教授、名校长、名师齐聚一堂,以"探寻未来学校新样态"为主题展开研讨。多位参会专家认为,开展个性化教学,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是未来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个性化让教育更加公平有质量
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以主题讲座、课堂展示等方式,从升级未来学校新认知、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型、进行未来课程新探索等方面,研讨未来学校新样态。江苏2015年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当前正在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公平相对的,不可能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一样。”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马斌说,各个地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以最大的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觉得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
通过课改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许多与会专家的共同观点。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分享了该校在课程改革上的经验:学校每天上午集中开设基础学科课程,下午孩子们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散在200多个社团和专题活动中学习。
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 刘希娅
“未来的学校要更好地去回应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刘希娅说,过去老师可能用一种方法,一些共同的内容去教几十个孩子,而现在需要去探索,如何用几十种方法去回应一个孩子的需求,“可能现在我们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
个性化教育要拥抱数字化
有专家指出,现在一些学校开始采用大数据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布置个性化作业,这是很大的进步,但还远不能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花洁认为,未来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成长路径都需要积极拥抱数字化,作出系统的改变。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花洁
“比如过去教学的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是从备课开始的,现在我们可能更多要关注学生的作业,把作业当作教学的第一环节。” 花洁解释,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然后基于有学情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认为未来的学校,一定是由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地方”。
个性化不能让培训机构唱主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薛二勇以"未来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为题做报告,他认为,未来的小学,应当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但这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学校要在课程开发上主动探索;家长应当转变观念,不要搞攀比式教育;政府可以对学生在校时间上给予一些弹性,另外还要注意,在个性化教育方面不能让培训机构唱主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薛二勇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薛二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应当加强对校外的培训机构的治理,使它和学校教育形成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从而合力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天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谢健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