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乾隆三十六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像往常一样批阅着一份份奏折,突然看到了一份重要的折子。乾隆将这份折子看了几遍,本想拿起笔在上面批些什么,却转而摇摇头又将笔放下了。

原来这份折子是直隶总督杨廷璋上奏的,内容与一项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从这份折子中乾隆皇帝得知由于这一年雨水过多,南运河有可能会再次决口,杨廷璋建议在天津芥园修一座减水坝以备泄洪。

南运河靠近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南起山东省四女寺,流经河北省的吴桥、东光、泊头、沧县、青县,北至天津静海县。

这段运河最早是中国东汉末年曹操命人挖的一条运粮河。从隋唐时期开始它逐渐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为了与天津以北的北运河相对应,天津南至山东四女寺这段运河便被称为南运河。

那么修建减水坝只是一项不大的水利工程,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呢?原来中国明清时期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已经成为官方漕粮的主要运输通道,北京城内的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之父和民食调剂基本都要靠征收江南各省的漕粮。漕运水道自然成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如果南运河决口导致漕运中断,就会切断这条经济命脉,朝廷势必会陷入被动状态。乾隆皇帝认为在南运河修建分洪设施非常有必要,但修建的地点不能在天津。天津与京城距离太近,若在天津设置水坝一旦洪水挡不住,京城必定会陷入危机。应该另找一个地方修坝。在几番商议过后,乾隆皇帝决定亲自带队外出考察。

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带着一行人从北京出发,一路沿大运河向南行进,边走边对沿岸地势做着勘察。

当他们沿运河来到河北沧县一处叫捷地的地方时,乾隆皇帝停了下来。在研究过捷地的地形地势后,乾隆皇帝与众位大臣决定就在这里修建减水坝了。

沧县如今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一部分,位于南运河的中游。作为入京前的咽喉要道,沧县在历史上一直是大运河上至关重要的一站。

沧州市博物馆大运河展厅内就保存有许多从南运河沧州段打捞出来的文物,其中既有烧造精美的碗碟盘罐,也有供船员或官员们在乘船途中娱乐时使用的骰子、棋子、骨牌以及梳子、烟袋等生活用品。

经过实地考察,乾隆皇帝认为南运河上的分洪设施不用重新修建,只要将兴济、捷地两条减河上的分洪闸改为减水坝就可以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捷地分洪闸是个有意思的工程,它建于明弘治三年,起初为坝,后来从坝改成闸,又由闸改成坝,往复了不止一两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捷地分洪闸坐落于河北省沧县捷地镇西南,它是捷地减河的重要工程。历史上的南运河水患频繁,明弘治三年,朝廷选择在运河进入京津之前的咽喉要道沧州捷地挖了一条专门用于分析运河洪水的人工河道——捷地减河。

除了减河以外,自明弘治三年起,朝廷还反复尝试通过滚水坝、分洪闸等水利工程来控制运河水位,防止洪涝灾害发生,但结果却并不理想。

乾隆三十六年,在乾隆皇帝的指挥下,捷地分洪闸又被改为了减水坝。改造工程结束后,乾隆皇帝亲笔题写了一首《坝工纪事》七言诗,并在每一句诗的后面都用小一号字体做了解释,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南运河水患的治理背景、君臣商议以及朝廷决断的整个过程。

后来,当地官员将这首七言诗刻在石碑上,并将石碑立在了沧县南郊的南运河边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块乾隆玉石碑高1.79米,宽1.25米,厚0.3米,分为碑座、碑身和和碑帽三部分。碑座由青石雕琢而成,周边刻有云朵图案,碑身为汉白玉材质,碑帽上装饰有四条盘绕的虬龙。碑上除了刻着乾隆皇帝题写的《坝工纪事》七言诗以外,还有一首五言诗。

捷地减水坝完工后,乾隆皇帝也不确定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于是在工程结束后曾多次询问减水坝的分洪效果。

十七年后乾隆下江南路过捷地,又实地察看了减水坝,并留下了一首五言诗。后来当地官员又命人将这首五言诗刻在了乾隆御诗碑的另一面。

经过岁月侵蚀,碑身上的字迹已经很难辨认。但通过相关记载可以得知,捷地工程竣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南运河都没有再发生水患。

乾隆皇帝去世后人们对捷地分洪设施的改动并未停止。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捷地减水坝先是被改为溢流堰,而后再改成八孔分洪闸,分洪效率进一步提高。

南运河河段弯道非常多,经统计仅南运河沧州段就有八十多道弯。弯道多,险工险段也不少。一旦洪水猛烈的来袭,弯道处便会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强大冲击力,这时候如果弯口抵挡不住冲击,就非常容易发生决口危及周边的村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兴济、捷地减河修建后有效缓解了南运河的水患。然而到了清朝末期,由于疏于管理,减河河道变得越来越淤。一场严重水患发生了,洪水淹没了南运河沿岸的几十个村子,有大批灾民陷入绝境。

就在大家濒临绝望的时候,一船船糯米沿着运河自南而来。当地有一位姓谢的乡绅发现这一年的雨水尤其多,担心年久失修的坝体无力抵抗洪水侵袭,提前出资从南方购买了上千袋糯米,果不其然这一年的雨季洪水冲毁了堤坝引发了水患。

在谢乡绅的组织下人们自发加入工程队,将糯米汤与白灰、黄土灰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堤坝,从此这处位置再也没有发生过绝口。为了纪念谢姓乡绅,堤坝的名字便被命名为了谢家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谢家坝全长218米,宽3.6米,高5米。根据近几年当地文物部门勘察,谢家坝为灰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基础为原土打入木桩,坝体稳定性非常好。即使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谢家坝坝体也依然坚固异常。

如今谢家坝已经成为大运河河堤防洪设施的典型代表,也是南运河结构保存最好的夯土坝之一。

清朝末年,清政府发布停漕令,撤销大运河统一管理机构。运河个别河段由于泥沙堆积逐渐枯竭断行,但坚固的捷地闸、谢家坝等水利工程仍静静的矗立在大运河边,为人们继续讲述着运河水势滔滔的年代他们曾发挥过的重要作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