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雨向您汇报!您满意吗?

我向群众汇报三件事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王宝雨

市民朋友,大家好!我是市农业农村委王宝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们的职责使命。2021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打造兴业之乡、宜居之乡、文明之乡、幸福之乡“三美四乡”的安排部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较好成效。下面向大家汇报三件事:

第一件事,说说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宁河区岳龙镇麻坨子村,全村有1400多亩耕地,整体地势低洼,缺少排涝设施,农民们都期待能够尽快改善基础设施,也反映过很多次。经过多方调研和实地了解情况,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启动了基础设施改善,新建了泵站、涵洞、清淤渠道、硬化道路等工程。7月中旬,这个村持续3个多小时的暴雨,农田平均积水30多公分,有的达到50公分。往年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减产甚至绝收。然而,今年通过这些基础工程建设,农田积水不到一天就排走了,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我市还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重点实施了农田灌溉排涝、田间道路硬化等工程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实现粮食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第二件事,说说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受“猪周期”上行影响,去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为缓解群众吃肉贵问题,我们在2021年先后研究出台20余项政策,着力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新希望集团、天津食品集团等大型养殖企业新建现代化大型养殖场4个,支持9个中等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新希望集团在滨海新区新建的种猪场和1座年出栏23.8万头的育肥猪场已全面投产;市食品集团投资2.4亿元建设的两座7层楼房养猪场已基本建成,投产后年最大出栏量可达12万头;中粮集团先后对两座猪场生物安全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目前生猪存栏已达4万头。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我市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截止11月底,全市生猪存栏达到184万头,超过2017年水平,猪肉市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猪肉价格也趋于稳定。

第三件事,说说提升小站稻品牌知名度。2021年初,我们在河西区桃园街调研时发现,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只知道过去咱天津的南郊区小站镇种植小站稻,种植规模小,认为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真正的小站稻,这让我们心里很着急。今年以来,我们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用力,不断推进小站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叫响小站稻的品牌,让广大市民都能吃到小站稻,首先,我们利用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扩大小站稻的知名度。同时机关党员干部在下沉社区时,向社区群众宣传推介小站稻。其次,我们先后在河西区梅江街、桃园街和下瓦房街等重点社区,邀请知名专家举办科普讲座,现场焖米饭、做寿司,供社区居民品尝品鉴,开展宣传推介。第三、引导企业采用生产端与消费端点对点营销、面对面交易的新营销方式,实现生产与消费无缝对接,增加小站稻销售量;利用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的方式,培育消费群体。

同时,我们以促进优质口粮供给为目的,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创建。示范区创建总面积7万亩,设立4个分示范区,品种包括“津强系列”强筋麦和优质小站稻。每个示范区集成推广1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实现粮食作物绿色安全生产,示范带动我市粮食作物生产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个示范区粮食作物产量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控水减肥减药节省人工效果显著,亩节本增效水平达到5%以上。

今天向大家汇报了2021年我们工作中的三件事,请大家多提批评建议。2022年,我们将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明天(12月21日),我将参加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1委办局长年终访谈”,现场和听众网友互动交流,回复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

请记住节目播出时间:天津新闻广播(FM97.2 AM909)上午8点到9点;大家也可以通过津云客户端、天津广播微信视频号、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网络媒体观看同步视频直播。我们到时再见!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市农业农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三美四乡”加快建设,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

一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篇布局。研究制定了建设“三美四乡”实施方案,成为“十四五”时期全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安排。市区两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形成了农办、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局“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架构。

二是启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是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项目化包装推向市场,提升价值空间,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现代化大都市乡村振兴探索路径、提供天津样板。

三是接续扶持经济相对薄弱村。围绕推动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全市倒排确定800个经济薄弱村开展重点扶持,选派1364名优秀干部、组建450支驻村工作队,利用3年时间推动驻在村实现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发展迈上新台阶。四是加强乡村全面振兴法治保障。牵头制定的《天津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于1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从法治层面把我市农业农村领域的政策措施、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保障全市乡村振兴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行。

二、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一是保障“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供给。我们全力稳定粮食生产,精心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60.2万亩,总产量249.9万吨,连续6年超过200万吨,实现“十八连丰”,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总产量266.5万吨,生猪出栏190万头,肉牛出栏13万头,肉羊出栏35万只,水产品产量25.9万吨,肉、蛋、菜、奶、鱼等“菜篮子”重要农产品自给率继续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较好地满足了市场供应和市民消费需求。

二是加快推进优质绿色发展。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10家、产品14个,“津农精品”成功注册为集体商标。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4万亩、水稻绿色防治示范区4000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继续推进武清区、西青区2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高水平举办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当晚《新闻联播》报道长达22秒,同时举办第四届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成交额达到30亿元,比上届增加五成。

三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家庭农场达到81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236家,1.2万个家庭农场纳入名录系统。市级农民合作社达到513家、市级示范社达到144家、国家级示范社达到69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1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7家,其中国家级22家。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90元,同比增长7%以上。

三、着力构建农村宜居宜业格局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全面完成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强化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监管,实行出水水质监督性监测。大力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1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部启动建设。深化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整治违章建筑1725处、村庄建筑立面200余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柴草、杂物等42万余吨,整治疏浚河道、坑塘、沟渠5.3万公里。

二是持续推进农村改革。362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00%实现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339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内将实现对集体资产、成员、股权、登记赋码“一网管理”全覆盖。农村产权流转累计进场交易5726笔,交易金额133.4亿元。

三是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北辰区、宝坻区黄庄镇和滨海新区海滨街道联盟村等10个村分别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区、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组织142个村围绕9大类、52条具体积分指标和赋分标准开展积分制管理试点探索,涌现出津南区西小站村、北辰区韩家墅村、宁河区独立村等一批优秀典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或通过“天津广播” “天天电台道”微信公众号留言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