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读dì)在今天津三岔河口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朱棣即永乐皇帝)二年(公元1404年)将此地改名为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并开始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筑城设卫作为军事要地,称天津卫,这是天津名称的的正式来历。
天津,东临渤海、地处海河下游,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而天津并非自古有之的城市,在五千多年前,天津附近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地壳的变动、沿海大陆架逐渐上升为陆地,经年累月的河流冲积,天津终于形成了如今的面貌。
天津退海而来的一个证据便是一道道的贝壳堤,原来的老天津人管古贝壳堤叫蛤蜊堤,它是由远古的贝壳沉积下来形成的,能够反映沿海的海陆变迁。
贝类喜生长、繁殖在海水清澈透光、营养丰富的细砂与粉砂质海底,经波浪特别是激浪的作用,在岸坡坡度适宜的条件下,贝壳及沙便堆积下来,于高潮线附近生成贝壳堤。
天津有四道贝壳堤:第一道贝壳堤北起天津汉沽区蛏头沽,经天津开发区、驴驹河、高沙岭、白水头直到大港区马棚口一带,距今200至1790年,分布于海积平原东部特大高潮线附近,走向大体与现代海岸一致,在岐口与第二道贝壳堤汇合,以贝壳及其碎片为主,贝壳种属反映潮间带环境,根据考证,明末清初堤上已有人居住。
第二道贝壳堤北起东丽区白沙岭,向南经津南区邓岑子、板桥农场三分场至大港区上古林一带,距今1500至2600年,距现代海岸0至20公里,规模宏大,连续性好,以贝壳及其碎片为主,反映了泻湖海河口生态环境。堤上发现战国、汉唐文物,说明这里是东汉初年至唐代之间的古海岸线。
第三道贝壳堤北起东丽区荒草坨,向南经崔家码头、巨葛庄、中塘直至薛卫台一带,距今2800至3800年,呈南北走向或西北至东南走向断续垄岗状展布,贝壳种属反映了泻湖———滨海生态环境。堤上现有西周和战国文物。
第四道贝壳堤从北向南分布在大港区甜水井、大苏庄、树园子直到河北省境内,距今4500至4700年,贝壳堤距现代海岸22至27公里,贝壳种属反映的为滨海河口内湾软泥滩沉积。
由此可知,天津地区沿海成陆的发展过程步步推进。也就是说,知道明永乐二年,天津建城的时候,天津的海岸线还在汉沽区蛏头沽一带呢。
天津与海的关系不仅仅在天津临海、退海而成,海更是促成天津建城兴市的核心要素。
我们都知道漕运,自南宋失北地,经济重心南移,元朝代宋后定都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大量粮食物资需要从江南的鱼米之乡运往北方,天津也因此成为了南粮北调的重要枢纽,承担起了漕运的重要任务——但大家可能并不熟悉的是,天津的漕运绝不仅仅是大运河的运输,更重要的是漕运,实际上是海运。
当时参与海运的船员主要是南方人,他们知道海运的风险与不测,希望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都祈求妈祖保佑,于是妈祖随船北上落户津门。
元泰定三年(1326),皇帝下令在三岔河口码头附近建天妃宫,供人们祭祀海神天后,以保障海运安全,同时天津百姓也来此祭拜求子求财、免除病灾。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敕封海神娘娘“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封号,天妃宫更名为“天后宫”,民间俗称“娘娘宫”。同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世界三大妈祖庙。
从元至清,天津先后建立过27座天后宫,比较著名的是坐落在海河以东的大直沽天后宫(俗称“东庙”,已毁,现原址建“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和海河以西的东门外天后宫(俗称“西庙”)。天津是妈祖文化的北方中心,影响直至今天。天津仍是妈祖文化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城市。
近现代以来,经历了六次裁弯取直的海河,终于渐渐卸下了漕运的重担。而天津的港口功能却从未减轻,天津港接棒前行,承担着中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的位置。
天津港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拥有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京广、京九、京包、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陇海、包兰、兰新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连网。北达北京、内蒙古和东北,南抵华东、华南各地,西连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进而连通蒙古、俄罗斯及欧洲各国。公路铁路成网,四通八达,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 103 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连接了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
今天,海洋文化在天津的影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势头更劲。如今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也于今年5月1日开馆了。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其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的海洋博物馆,可称之为“海洋故宫”。它将结束中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这也是其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原因。国家海洋博物馆承担着重塑中国海洋价值观的重任,不仅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国海洋事业的文化里程碑。
|时代·乡创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