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2月23日消息(记者褚夫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平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朝阳里社区作出的重要指示,作为一以贯之的重大政治任务,打造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全域志愿服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一批特色亮点……”12月23日,天津市和平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李康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区建设“发展高质量、生活高品质、城区国际化、管理精益化、治理现代化”文明新和平的工作情况。
为老服务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市和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构建为民服务办实事新格局
和平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28%,通过打造“一基地一平台”、构建“三重体系”、实施“三大工程”等举措,和平区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实施志愿助老工程……和平区把为老服务工作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不仅是为老服务,和平区以百姓需求界定工作职责,制定64个社区“108+N”社区服务事项清单,打造社区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工作法。此外,结合20项民心工程,和平区梳理细化10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六项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和平区健全完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门党小组“五级联动”组织领导和党建网、共建网、自治网、治理网的“四网协同”工作体系,构建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谱写全域志愿服务新篇章
“从最初13人开展义务包户,到现如今整个社区超过70%都是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感慨社区发生的变化。
通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朝阳里社区结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送基层”与“和平夜话”实践活动,让优质项目、优秀团队走进社区、深入群众,使居民年均享受志愿服务5600件次。现在,朝阳里社区已经形成了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为现实。
志愿服务活动留影(央广网发 天津市和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群众的需求在变,志愿服务的项目在变、活动在变,但是志愿服务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底色不变、人民至上为民服务的初心本色不变、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特色不变。和平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平区新时代全域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牢记嘱托再出发 志愿和平20条》,出版《和平区新时代全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研究》,为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绘蓝图、定政策;搭建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宣传交流、供需对接、团队组织、教育培训、服务保障六大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达12.03万人,团队764支,项目3348个,服务时长1467.9万小时。
打造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新阵地
86岁的红军女儿、烈士遗孀郭秀莲老人身患肺炎、肾衰、褥疮等多种疾病,入院难、费用高问题让家属犯难,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老人联系入住和平区退役军人医院,减免住院费,开通商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发放大病救助金,三项措施使她获得2.6万余元补偿。“我们不断织密退役军人‘就医保障网’,从2019年开始,每年两次开展大病致困救助,三年来为928人次发放大病救助金158万元。”天津市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徐慧兰说,另一方面,和平区还不断织密退役军人“就业保障网”。这张网包括了“发现需求、岗位开发、供需对接、技能培训、帮扶上岗”多个环节的保障。
目前,和平区建成区、街、社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组织,形成“关爱功臣15项主题活动”“五福大派送”等特色品牌,成为全市唯一“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城区。按照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平区将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医疗服务平台、养老平台、信息平台、社会化工作平台等7个平台,把退役军人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扎实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李康表示,下一步,和平区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平区朝阳里社区三周年,组织策划“五个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励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建设“发展高质量、生活高品质、城区国际化、管理精益化、治理现代化”的文明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