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五代、两宋时期形成,其山水画形式、语言、技法日臻成熟而多样,对于这一时期的笔墨、法度、意境的重点研习,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为此,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名师为骨干,并邀请国内知名山水名师组成工作室。以研习五代、两宋水墨和青绿山水经典作品为主,兼习写意山水,通过集中学习和深入临摹,指导学员研习五代、两宋水墨和青绿山水的整套技法,进而通过写生将传统与生活相结合,以写生带创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达到创作传统且兼具时代风貌的山水作品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以书法促笔法,以加强学员对笔墨的认识和用笔功力,同时将画理、画论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最终让学员通过“技”的研习深入“道”的层面,全方位体悟传统文化的至高境界。
天津美院院长贾广健教授与高研班导师李旭飞老师在结业展现场合影
由天津美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办的宋代山水艺术专题精研与创作高研班是天津美院第一个以“专题研究”为方向的山水画高研班,“专业性、系统性、全面性”这一主旨贯穿教学全程。首先,专业性,是指高研班在确定专业主题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提炼该主题重点,并将这一重点加以“精研”和“深研”。摒弃以往普通的、大而全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分散,而是致力于探索“学而精”、“学必精”的深耕细作模式,让每一位学员在研习的过程中均能学有所得。
其次,系统性,是在教学中将学院式教学体系与专业导师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由李旭飞老师贯穿整个教学期间的基础上,聘请以天津美院教授为主的山水专业名师组成名师团队,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让学员充分领悟教学主旨,辅以经典作品临摹等,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
第三,全面性,高研班教学期间,除了完成绘画教学与实践,还拓展、结合了书法与画理、画论、画史等方面的专业学习。
天津美院院长贾广健教授莅临高研班结业展,与李旭飞老师观看作品。
一年来,十二位同学在喻建十、陈福春、李毅峰、路洪明、杨惠东、赵栗晖、吕铁元、魏云飞、方勇等名师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李旭飞老师的教学及引导下,重塑山水画理念,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对五代、两宋的山水小品和代表作品心追手摹、反复临习;特别是对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巨然《万壑松风》,郭熙《早春图》、《窠石平远图》,李唐《万壑松风图》等经典作品的深入临习,从局部到整幅,从一点一笔到皴、擦、点、染,李旭飞老师无不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进而让学员们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宋代山水笔法、墨法、山石法、构图法等严谨的山水法度,也使学员们在这一过程中真正领悟到了山水作品笔墨、结构、气韵等的精髓所在。
喻建十老师授课
陈福春老师授课
李毅峰老师授课
杨惠东老师授课
路洪明老师授课
赵栗晖老师授课
吕铁元老师授课
魏云飞老师授课
方勇老师授课
李旭飞老师授课
学员参展作品展示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吴陈鹏
创作作品《梦.起航》
创作作品《乡村新貌》
张富生
临摹,《郭熙(早春图)》
临摹,《郭熙(早春图)》
临摹,《巨然(万壑松风)》
陈建行
临摹,《郭熙(早春图)》
临摹,《李唐(万壑松风)》
小品《渔村小景图》
郑秀玲
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
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
临摹,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临摹,夏圭《雪堂客话图》
临摹,《雪景寒林》
仇普俊
临摹,宋画小品《云关雪栈图》
创作作品《望岳》
王柏涵
临摹,《宋代佚名(赤壁图)》
临摹,《宋代佚名(赤壁图)》
李雪敏
临摹,《朱锐(溪山行旅图)》
临摹,《雪山行旅图》
创作《山水小品》
陈福龙
临摹,马远山水画
临摹,马远山水画
杨洁
临摹,宋画佚名图
临摹,宋画佚名图
张靖
临摹,《窠石平远图》
临摹,《窠石平远图》
段发娟
临摹,《窠石平远图》
临摹,《窠石平远图》
《早春图》局部创作
黄光华
临摹,《窠石平远图》
临摹,《窠石平远图》
临摹,《雪霁访友图》
本文内容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不确定作品真伪。
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