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冰扫雪、上门服务、统计上报隐患和受灾情况……11月的第一个周末,天津迎来今冬初雪,在居民们于雪中嬉戏、拍照留念之际,滨海新区古林街道香逸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灾害信息员李娟和同事们正在忙着查隐患、核灾情、报数据。
“11月5日,雪还没下,我们就收到‘津治通’APP发来的市应急管理局工作提示,要求网格员及时向辖区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大家减少出行,远离危险区域,防范各类风险。”李娟介绍,收到通知后,社区灾害信息员、网格员迅速通过电话、微信等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利用“组织在线”“志愿滨海”APP发布志愿活动信息,号召志愿者们加入清雪队伍,同时与物业公司人员和片长、楼长、门长明确了分工,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进行检查,一对一上门为独居老人等自救能力较差的群体进行提示等。“这场初雪不小,但因为安排有序,整个社区没有突发情况发生。”李娟说。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和入海口,干旱、大风、雷暴、冰雹、雪灾、风暴潮、洪涝、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灾害风险始终存在。同时,天津作为超大城市,人口、经济聚集度高,极易产生灾害的链式反应和放大效应,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
人民安危大于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应急人始终追求的目标。为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传递预警、转移等信息,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并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掌握基层灾情,做好救灾救助,天津市着手建设一支全科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李娟正是其中一员。
瞄准打造一支“覆盖全面、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稳定可靠”的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发展需要的灾害信息员队伍,7月,天津市应急管理、政法、民政、财政、水务、地震、气象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我市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实施意见》,统筹多部门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1+N”网格化管理模式和“九全”网格员工作机制作用,推进全科自然灾害信息速报“多员合一”。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魏东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天津推进全科自然灾害信息速报“多员合一”指明了方向,“天津聚焦共建共用,协调整合各行业部门力量,现已将气象信息员、地震速报员、水务信息员职能整合到灾害信息员职能之中,推动构建新型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
通过在村(社区)增设灾害信息员AB岗,目前,天津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已由原来的5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9700多人。面对新岗位新身份新要求,很多灾害信息员不清楚要上报哪些信息、怎么上报。为此,在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天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联合气象、地震、水务等部门组织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如今已覆盖80%左右的人员。
天津除推进全科自然灾害信息速报“多员合一”外,还推进灾害信息员和网格员工作全面对接。“灾害信息员的业务对接层级只到村(社区),网格员可以深入管辖网格内各家各户。”天津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处副处长王晓峰介绍,“有了市委政法委的支持,我们可以依托全市4.8万名网格员,将预警信息传递、科普宣传、灾情上报、隐患排查等工作切实落实到每个网格之中。”
每逢遇到可能导致较大损失的灾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均第一时间通过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津治通”APP发布工作提示,全市灾害信息员以全新身份履职,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密切关注辖区动态,一旦发现灾情立即上报。“多员合一”的工作模式和网格力量的充分调动,便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实时掌握重大灾情信息,为扎实做好灾情核查工作奠定基础。
今冬初雪到来之前,天津市应急管理局通过蓝信APP、“津治通”APP,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全市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再经由他们传递给全市居民,全程只用了10分钟。“在市网信办的大力支持下,‘津治通’APP已成为基层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互通信息的渠道,确保了重大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重大灾情信息的准确报送。”天津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处的于涛介绍。“11·7”雪灾中,静海区受灾较为严重,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共上报100余条灾情信息,详细统计了120余家企业的损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好‘统’的文章,加强和创新应急管理工作,紧紧依靠人民,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坚实防线,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通海说。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