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周总理
前言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降临河北省唐山市。
事后测定,这场地震的震级高达7.8级,只一瞬间,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由于河北唐山距离北京很近,因此北京也有很强烈的震感,与北京相邻的天津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地震来临的时候,毛主席才于凌晨刚刚睡下。
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是中南海游泳池,这个游泳池并不是原来那个室外破旧的游泳池,而是在建国以后,由
中央建工部城市建筑设计院建造的。
游泳池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游泳池,毛主席向来喜欢游泳,加上这个泳池的休息室修的顶棚高、窗户大、采光效果也不错,所以毛主席除了在这里游泳外,也经常住宿在这里,并且还在泳池边上会见老友以及外宾。
修建这个游泳池的时候,毛主席先是很高兴:
“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游泳的泳池了”,可事后又担心起来“会不会超预算呢”。
1965年7月27 日,毛泽东(中)在游泳池接见海外归来的李宗仁夫妇
因此修建这个泳池时,毛主席特意吩咐了
:“如果超过预算的话,就用我的稿费。”
毛主席的工作习惯,经常是日夜颠倒,晚上特别精神,一下子就能办公到凌晨,上午睡觉、下午会见宾客,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了晚年,可作为一个老人,高负荷的工作也让毛主席的身体难以承受,有时候即便是睡下,也很难完全入睡,为此不得不吃安眠药。
可吃的时间长了,身体也会对安眠药有很大的抗药性,毛主席也受此影响,很难安稳地睡上3个小时以上。
只不过出乎预料的是,7月28日凌晨,毛主席睡下以后,出奇的安稳,一觉睡到了3点多钟,还没有要醒的意思。
忽然“轰隆”一声作响,在椅子上睡觉的孟锦云一下子惊醒了,看着玻璃窗被震动的哗啦啦的作响,孟锦云本能的感觉到是地震来了。
被惊醒后的孟锦云快速的向毛主席的卧室跑去。
从游泳池到202别墅
孟锦云是第一个冲到毛主席卧室的,虽然这时候地震还没有停止,玻璃也被震动的“哗啦啦”作响,可毛主席并没有要醒来的意思,还是睡的很沉稳,孟锦云心下稍稍安定了不少。
随后门外的护士也及时的冲了进来,慌张地问了一句:
“地震了,小孟,大厅的窗子震的好响,主席没事儿吧。”
孟锦云与毛主席
原本她们几个值班的人是不能随便到毛主席卧室的,可事到临头也顾不得许多,见毛主席睡的安稳,孟锦云害怕地震把天花板震落下来什么东西砸到毛主席,于是不声不响地拿出了一张床单,四个人一人拽着一角,卫士周福明站起来双臂抱住毛主席的头,用身体牢牢的护住了毛主席。
等到毛主席醒来的时候,看到四周围站满了人,还拉着床单,不由得问了一句:
“抻条单子做什么?”
孟锦云回答道:
“主席,刚才发生地震了,小李他们赶紧跑过来要保护您呢。”
虽然大家的神情都很紧张,可毛主席却不慌不忙,好似闲庭信步一般,他笑着说道:
“地震了,越震我睡的越香,这叫地震不醒安如山。”
毛主席让他们撤掉了床单,虽然余震仍然有可能发生,可毛主席却认为,真要地震来临震塌了房子,又岂是一条床单就能挡住的。
张耀祠与毛主席
到了凌晨4点50分,张耀祠从门外走了进来,向毛主席报告:
“唐山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根据预测还有可能发生余震。”
考虑到毛主席住的游泳池并不安全,所以张耀祠向毛主席建议,还是去搬到202别墅去。
毛主席所居住的游泳池,原先就有一个休息室用来更衣,但毛主席十分喜欢这个地方,因此就住到了休息室。
可这个休息室本身一开始是不适合住的,而且经过长时间岁月的侵蚀,这个地方已经有很多年久失修,加上本身为木质结构,地震来临时,这里是不大安全的。经过反复的劝说,毛主席才同意将游泳池边南面几处平房拆掉,盖新的平房。
可202别墅就不一样了,这栋别墅是1974年修建的,是中南海实施一项重大战备工程期间所修建的房屋。
参加这栋房屋修建工程的包括军委工程兵、北京市各工种的施工队,房屋于1974年年底建好以后,又经过了细致的检查,确认安全无误。
可建好以后,毛主席并没有住进来,而是仍住在游泳池,一直到1976年。
地震过后,即便是汪东兴、张耀祠、孟锦云反复的劝说,毛主席就是不搬,还不断的询问有没有这次地震的简报,为了劝服毛主席搬家,周围工作人员只好找来一份简报给毛主席读。
菊香书屋
毛主席一听唐山大地震是7.5级(一开始测定的震级),心里既是难过,又是焦虑,赶紧安排人员前往救灾。
不过即便如此,毛主席仍然没有同意要搬家。而且即便是能同意,毛主席搬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由于年龄已经很大,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并不太好,有时候轻易挪动不得,即便是平常换床也需要小心谨慎。
不过在这个紧张的时候,工作人员也顾不得,警卫中队趁着毛主席刚躺下睡觉的间隙,用一副担架将毛主席抬到了202别墅,等到毛主席醒来的时候,望着陌生的天花板,不由得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
毛主席
周围的人告诉他是在202别墅,毛主席一听顿时有些生气,就想要回原来的老地方,还是华国锋急忙赶过来劝阻:
“这是中央决定的,为了主席的安全考虑。”
虽然听说是中央的命令,毛主席勉强同意,可仍然多次要求回老地方,华国锋为此也只有劝说:
“等地震平静下来,主席身体好一些再回去。”
毛主席搬到202别墅以后,日常关心的事儿就是唐山大地震的消息。
听说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毛主席伤心落泪
随后源源不断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简报,都被送到了毛主席身边。
也因为毛主席比较关心,华国锋一有消息,就会到毛主席身边汇报:
“主席,这次地震的中心是在唐山,北京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波及,人员伤亡以及损失情况,我们已经派人去调查,请主席不要过分牵挂,要保重自己,听医生的话。”
毛主席点点头,随后看了一眼他说:
“我自己现在在病中,这些事就由你去处理。”
华国锋于7月28日当天写下一份报告,报告到毛主席那里,由于具体的伤亡以及情况尚未统计得出,所有的统计数次也只有估计出的结果。
大地震后的唐山
唐山大地震破坏之烈,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唐山基本上已经被夷为平地,百分之八九十的房屋均已经倒塌,除了及时跑出屋子外面的人没事儿外,差不多有超过40万的群众被埋在废墟下面,天津市受到的波及情况最为严重,仅宁河县就亡了一万余人,伤几万余人,北京市也有超过3万间房屋倒塌,伤亡四千余人。
不过华国锋也在报告中写了应对的办法,即组成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在唐山设立前线指挥部,负责整体的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华国锋也提出,要与陈永贵一起组成慰问团,赶赴灾区进行慰问,毛主席表示同意。
事实上也就是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北京军区就迅速动作,当天值班的副司令员肖选进刚刚值班完回卧室休息,立刻就是地动山摇,他本能的意识到是发生了地震。
肖选进迅速打给了作战值班室,要求作战值班室查明军区辖区
范围内承德、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太原、临汾、石家庄、保定、天津等地的震情,并尽快与国家地震局取得联系。
也就是在布置完工作的一瞬间,7月28日凌晨4时2分,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打来电话询问地震灾情,肖选进汇报了已经收集到了地震情况,并告诉陈锡联:
“初步判断地震发生在东边,具体情况尚不清楚,已经派人去查。”
解放军赶赴灾区救援
陈锡联对于军区及时的反应十分满意,他告诉肖选进:
“很好!这次地震不同于海城地震,震灾严重,可能是毁灭性的,军区机关和兵种部队要准备救灾。军区要成立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就由你去负责领导,统一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判明情况后立即出发。”
肖选进领受任务以后,迅速组织了军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并于当天中午乘飞机赶往唐山,随行人员中包括
军区副政委万海锋、政治部副主任郑希文、后勤部副部长林杰,唐山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负责人,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也带着前线指挥部人员赶到了机场,一行人紧急赶赴唐山,指挥抗震救灾。
即便是如此迅速,可唐山震后灾情严重的场景依然还是让很多人伤感,除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房屋被摧毁外,唐山所有的公路也都被摧毁。
开滦唐山矿工工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李玉林不顾危险,坚持驾车走木头桥冲到了隔壁玉田县,也是幸运,从玉田县出发时,李玉林遇到了国家地震局派出到震中的工作人员,
地震局人员听取了李玉林第一手的灾区情况汇报。随后李玉林带着地震局以及一辆救护车又返回了唐山。
李玉林将消息送出去又回到唐山以后,才知道家里的情况,当时李玉林家中已经有14名亲属遇难。
肖选进
唐山大地震以后,毛主席不顾个人病重,亲自批阅有关大地震所有的汇报,医疗组成员、神经病学专家和老年医学专家王新德回忆:
“这场地震死亡达24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
毛主席说:“尽快去唐山,代表我慰问灾区的人民,安置好灾民的生活。”
据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回忆:
“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就是他在重病期间批阅的这份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告,它记录着唐山人民受灾之后,党中央、毛泽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
唐山灾情严重,大地震之后,仍然还有不时地余震,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各处的医疗救援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迅速的开赴灾区,大批的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送往灾区。
根据救灾的最新部署,沈阳军区也迅速的派出了救援部队赶赴灾区,由于临时增加了救援部队,因此救灾部署必须要重新安排,在中央以及军委的安排下,从沈阳军区开赴灾区的救援部队,一律归北京军区统一指挥,
沈阳军区开赴灾区的救灾部队,从唐山市区东面进入,而北京军区的救灾部队,则是从西南面进入,配合唐山地区驻扎的部队,迅速展开了救援任务。
8月3日,华国锋给毛主席提交了一份请示:
主席:
根据地震局的分析,近日北京地区没有发生六级以上地震的预兆,我拟明日(四号)去唐山、开滦煤矿、天津两三天,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参加慰问活动,妥否请批示。
华国锋 八月三日
毛主席于病重圈阅了这份请示,对华国锋的请求表示同意。
其实,早在几天之前,华国锋汇报工作时,毛主席就曾嘱咐华国锋:
“尽快去唐山,代表我慰问灾区的人民,安置好灾民的生活。”
8月4日华国锋率领中央慰问团赶赴唐山慰问灾区民众。抵达灾区以后,立即与
会见了中共唐山地、市委和开滦煤矿党委的负责同志及各界代表,与他们亲切交谈,并视察了开滦、唐山矿受灾的具体情况。
8月6日华国锋又率领中央慰问团赶赴唐山钢铁公司进行慰问。华国锋在唐山钢铁厂毛主席雕像前讲话时,碰到了余震发生,华国锋沉着冷静继续发表讲话:
“余震还继续有,要想办法把棚子搭好一些,搭得坚固一点,离高大建筑物和高压线远一点,能够防雨、防震、防寒,使大家睡好、吃好、把身体维护好。毛主席说,人是最宝贵的因素,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解放军在灾区救援
唐山大地震以后,华国锋亲临一线灾区,对群众进行慰问,他乘坐着一辆北京吉普车,不知疲倦地来回奔跑,与受灾矿工亲切交谈,并接过对方的搪瓷缸子喝水。
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北京、沈阳军区的部队迅速动作,赶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运动,救灾总计兵力达到了12万人,车8000余辆,
在长达100多天的救灾中,部队战士从废墟下抢救除了1.64余万人,由于当时救灾工具并不先进,很多都是依靠人工挖掘,很多战士们双手指甲剥落,血肉模糊,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都在拼尽全力,争取每一个生存的希望。救灾的物资分配上,也是本着先群众、后部队的原则进行的。
也因为抗震救灾部队的及时进入,大地震后恐惧的唐山民众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并配合部队迅速的进入到震后救灾的工作中,虽然灾难的代价异常沉重,但每个人都拼尽全力,他们为灾后城市的重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唐山大地震纪念碑
10月下旬,最后一批部队撤离唐山,唐山市民众自发地赶来相送,并将自己的食物硬塞到解放军战士的手中,甚至有的还往战士们的背包里、车上扔,那样的场景,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让人感动。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溘然长逝,而在这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中,毛主席依然念念不忘的还是灾区的百姓群众,他们的生活到底有没有保障,
毛主席躺在病床上时,坚持不要工作人员替自己读消息、文件,要自己一字一句地亲自过目,在毛主席的心里,始终记挂着灾区民众的生活。
1977年唐山市开始进行重建工作,5月14日全国3000多名技术人员以及专家参与并建议的《唐山市总体规划》出炉,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经过两次大的调整和修改,重建工作于1979年年底进行。
毛主席
唐山大地震十年时间里,大多数的民众都住在简易的住房中,一直到1986年,才有98%的民众住进了新房,到1988年2月,所有的唐山居民全部住进了新房。
1986年7月28日,有一万多名唐山市民出席了在纪念碑广场举行的十周年纪念大会,宣告了唐山市重建基本落下帷幕。
毛主席在生病时,还不忘关怀灾区百姓的生活状况,并亲自批阅灾区的各种汇报简报,这种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行为,也让我们十分感动。只是比较遗憾的一点是,十年后唐山重建,毛主席没有亲眼看到这样的场景,想来毛主席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也必然会感到十分欣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