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舆论关注的
“双减”政策落地已有5个月
天津大幅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
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整治力度
提高课内服务质量
成效显著
天津“双减”有何成效?
下一步还会采取哪些措施?
权威发布
12月27日,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及相关负责人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联合在《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推出的“深学笃用,天津行动”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1委办局长年终访谈”市教委专场,就市民关心的天津“双减”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缓解校外培训带来的教育焦虑是“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稳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天津教育部门大幅压减校外培训机构数量。
▼
天津已压减1931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目前,天津已经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1931家。164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针对校外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贩卖焦虑问题,天津7月中旬通过网上巡查和线下甄别,锁定疑似线索150余条,立案查处67条违规广告,罚没款77.51万元。对全市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区等重点区域先后进行5次校外培训广告专项督查,基本完成校外培训广告治理工作,广告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
继续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精准施策巩固治理成果:坚持治理力度不减、措施不变、督办更严,在从业人员管理、培训材料管理、制式合同使用、加强资金监管等方面持续用力,巩固、深化治理成果,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建立并畅通社会举报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坚持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更严更细监管预收费资金:严格预收费托管账户签约和收费平台使用的监管。严格全面使用制式合同的监管。辅以家长风险提示、相关部门跟进执法、加强媒体曝光频次、公布举报电话等手段监管。在此特别提示各位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缴费前查看机构预收费托管协议,签约时使用制式合同,通过预收费资金监管平台缴费,预交费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落实科技、体育、文化艺术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目前,天津市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已制定完成。下一步抓好标准落实、审批登记和日常监管工作,对既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过渡期,引导督促逐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全面提高培训机构质量,全面规范培训行为。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天津各区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形成合力,进一步深化我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高
“双减”的治本之策是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天津围绕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全面展开。
▼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天津市出台了《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若干措施》,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每天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天津市教委、发改委、财政局和人社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2”课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5%,教师参与率达到96%以上。
▼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天津自2020年实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工程以来,南开中学等市教委直属学校,分别与滨海新区、宝坻区等远城区合作办学,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和平区、河西区等中心城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聚集效应,与滨海新区、环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结成9个区域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区、各学校广泛开展区域内、跨区域、跨学段集团化办学,共成立办学集团42个,集团成员校144所。
节目安排
策划 | 朱旭 万福念
记者 | 靳鑫 赵征 程婷 杨凯程
编辑 | 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