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编制《天津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情况。记者从会议中获悉,到2025年,本市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供给水平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更趋均衡、保障机制更加完善等目标,实现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高于90%等27项衡量基本公共服务整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政府承担兜底保障的主体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体现天津特色,此次编制的规划,结合实际,对‘十四五’时期,天津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管理方式、供给方式、技术应用方式,面向基本公共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健康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七大领域,研究提出94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40项重点任务、41项保障工程。”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许颖悟透露,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相比,本市新增了中等职业教育市政府助学金、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等17个服务项目,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适度调整服务项目和保障标准,确保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在服务项目设计上,更加聚焦民生需求,在保障标准设定上,所有服务项目标准均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
根据规划,在基本公共教育领域,本市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滨城”教育先行先试,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现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以上等目标;在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全民参保覆盖面,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在基本社会服务领域,将夯实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构建新时代儿童福利保护体系,深化殡葬管理和服务改革,提升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深入推进京津冀民政领域协作;在基本健康服务领域,将全方位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构建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系统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津城”“滨城”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实现国家卫生区镇全覆盖,市级卫生村比例达到85%以上等目标。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今晚报记者 刘超
编辑:王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