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家长 “双减”之下的寒假该怎样度过?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之后,一系列文件出台,一系列举措落地:规范校外培训材料、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开展学科类培训和非学科类培训的科学划分……半年过去了,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压减。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发展高质量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家长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们应对未来制胜的法宝。

“双减”之下

家长该怎么做呢?

1.增强“内驱力”培养

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要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

2.“只增不减”的陪伴

真正优秀的父母,要看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而不在于为孩子报了多少培训班。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场修行。作为家长,一定要利用孩子多出来的时间,陪伴成长。

3.增加“习惯养成”教育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作为家长,更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其以后发展打下基础。比如一起制订可操作的“学习计划”,像每天阅读半小时,两天完成一章节数学练习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监督起来也就更有效。计划中可以写上家长鼓励的话语,鼓励孩子持之以恒。

4.认清培训“资质”

希望家长可以正确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切勿盲目跟风,增加孩子校外培训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对于确有培训需求的家长,要认真鉴别培训机构办学资质,选择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2022年,西青辖区范围内正常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共有195所,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40所(能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非营利机构仅有7所,其余33所只能招收高中阶段学生),非学科类155所。培训机构收费必须通过接受预收费资金监管的唯一二维码,不得一次性收取3个月或者60课时以上的课时费;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显著位置公布;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目前隐藏在居民楼等场所以隐形变异形式开展学科培训的行为,均为违规培训行为,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等风险情况,家长难以有效维权,请不要报名。

希望家长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着眼孩子长远成长和发展,不盲从、不攀比,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供稿:西青区教育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津西青”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