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这个词语,已经频繁出现在了各地的十四五规划文件中。预计未来几年,国家中心城市还将有新一轮的增加。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国家住建部正式确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五大国家中心城市。而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国家住建部和发改委再次确立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四大国家中心城市。至此,我国正式确立的国家中心城市已经达到了9个。
从地理区位来看,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刚好分布于我国各个区域。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持续辐射,我国各地的发展也将慢慢均衡稳定。据悉,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
我们认为,国家中心城市首要考虑的就是区位,而中心性这个原则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特征。如果区位不合适,经济再强大也无济于事。比如深圳作为我国第三大经济体,但依然难以入围国家中心城市。因为深圳与广州相距较近,在产业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同质性。不过,北京和天津双双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也算是一个特例。
但也有观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过于庞大,而且区域内部的发展水平极高,所以深圳同样有较大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部分学者提出,短期内,有望新增多个国家中心城市,那么哪些会脱颖而出呢?
国家中心城市除了中心性这个特征以外,还有一个是国际性。我们可以把中心性理解为区域内的龙头地位,比如华中地区的武汉、华东地区的上海、西北地区的西安等。而对于国际性的理解,不少网友也是各有想法。我们认为,国际性的城市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务功能,并能产生一定影响力、辐射力的城市。
所以仔细一想,前几轮没有入围国家中心城市的地区,都有着自身的劣势。比如辽阔的东北地区,为何没有产生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原因在于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的综合实力在慢慢减弱,也就是国际性这个原则。虽然东北地区符合中心性这个特征,但自身实力还需提升。当然,随着东北地区的逐步复苏,沈阳有可能成为东北地区的首个国家中心城市。
此外,长三角城市群强市如云,像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具备顶尖的经济实力。但考虑到中心性这个原则,前几轮的国家中心城市评选中,长三角仅入围了一个上海。不过随着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逐步明确,经济体量稳步提升,杭州和南京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的国家中心城市。此外,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同样是这个中心性原则在制约。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战略意义来看,我们认为下一轮国家中心城市的评选,有四个城市可能脱颖而出,那就是深圳、沈阳、南京以及杭州。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