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起步凶猛、疫情流出...如何应对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来袭,截止2022年1月10日18时,天津已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2022年1月8日,天津单日新增20例,超过了国内疫情最猛烈时期的2020年的春天。需要注意的是,这20例阳性病例中,有15例是孩子。
并且已有病例从天津流出,河南安阳发现的2人感染奥密克戎与天津疫情属同一传播链。
据报道,经河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基本锁定安阳市本次疫情的感染来源为2021年12月28日从天津市津南区返回安阳市汤阴县的1名在校大学生。这也意味着,奥密克戎在天津隐匿传播的时间提前至2021年12月28日。
新变种来袭,并且起步如此凶猛,发现时已出现社区传播,此轮疫情公众格外关注。天津疫情接下来到底会怎么走?疫情呈现哪些特点?
No.1
争取用48小时左右时间,全面摸清疫情风险底数
@天津发布 微博1月10日消息,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 致全市父老乡亲的慰问信》,信中指出,从8日深夜至9日凌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统筹全市人力物力和设备资源,争取用48小时左右时间,全面摸清疫情风险底数,消除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这是出于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的考虑,是出于保护父老乡亲健康安全的考虑,也是出于坚决防止疫情向兄弟省区市特别是首都北京蔓延的考虑。
No.2
天津奥密克戎疫情有明显低龄化趋势,更容易多点散发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此轮疫情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即已发现的40人中,有23例为中小学生,他认为,“从天津目前疫情排查情况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有明显低龄化趋势。”他提醒,青少年儿童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主动就医意识不高,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应高度关注。当下正值学生放寒假、大学生返乡时期,学生社会接触比较广泛,被感染的风险较高。张伯礼建议,将中小学等少年儿童可能聚集的场所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予以关注。
张伯礼表示,这次天津疫情是奥密克戎变异株首次在我国本土发生社区传播,确实传染性很强,但症状并不明显,隐匿性也强,更容易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
No.3
应对奥密克戎,接种加强针必不可少
近日,两项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文章则显示:第三针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积极作用。据解释,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以逃逸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但第三针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能够交叉中和该病毒。
同时,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道,奥密克戎的感染期只有5-7天,现有的大规模检测模式难以追溯,感染期过后,被感染者已经核酸转阴,依靠我们现有的核酸检测体系很难发现完整的传播链,且奥密克戎非常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人与人之间无明显接触即可传染,这对于大部分城市的流调体系来说,几乎无从追溯。
常荣山认为,感染中位数年轻化与疫苗接种的人群差异有关,他举例,假如 60岁以上人群覆盖率为95%,50-60岁覆盖率为80%,而20岁以下覆盖率只有60%的时候,奥密克戎肯定优先感染接种率只有60%的年轻人,之后是50-60岁人群,最后才是95%的老年人。因此,奥密克戎感染人群年轻化与欧美国家年轻人疫苗接种率低不无关系。而其呈现出的儿童易感性,也与海外儿童疫苗接种率低有关。
奥密克戎是对包括自然免疫在内的各类免疫策略及其形成的免疫屏障的大检验。对于奥密克戎来说,更棘手的问题在于免疫逃逸。
常荣山看来,从时间维度来看,目前的主流疫苗一般接种3-6个月后保护效力就会出现明显下滑,因为从原始毒株到阿尔法、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棘突蛋白都发生了改变,第一代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与各变异株的棘突蛋白亲和力在不断下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针必不可少。
No.4
专家提议尽快研发吸入式疫苗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奥密克戎更容易聚集在上呼吸道,在支气管中的感染和繁殖速度比德尔塔变异株以及新冠原始毒株快70倍。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卢洪洲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种吸入性的长效疫苗,能够刺激呼吸道的黏膜免疫。”
卢洪洲还表示,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同时,早期诊断和及时隔离措施对于切断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也很重要,加上尽快接种第三剂疫苗加强免疫,同时通过开发奥密克戎特异性疫苗,以及研发广谱中和抗体等举措,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图文来源:津云、《cell》官网、八点健闻、第一财经、中国新闻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