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周总理访问朝鲜,他送给朝鲜领袖金日成的国礼中有一样特殊的食物,朴素得令人难以想象,那就是一公斤大萝卜,而且还规定了品种,必须是来自天津的沙窝萝卜。
随处可见的萝卜为什么能跻身国礼之列?它和抗美援朝战争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渊源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北朝鲜一路攻势汹汹,把南朝鲜打得无力招架,因此我国一开始并不打算插手此事,而是计划专心发展经济。
然而,不久之后美国下场参战,此时北朝鲜军队早已筋疲力尽,内耗严重,面对美军强大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北朝鲜连连败退。
实际上,美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以朝鲜为跳板,借机向我国出兵,出于保家卫国的目的,我国决定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
正如在电影《长津湖》中,朱亚文饰演的第七穿插连指导员梅生,在经历了一场恶战后,他看着女儿的照片说:“如果我们这辈人不去打这场仗,那么我们的下一辈就要上战场。”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左右,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各行各业在多年战争中饱受摧残,百废待兴,因此抗美援朝时,志愿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后勤保障。
与美军相比,当时志愿军不仅是在武器装备方面落后,如果说弹药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战力的发挥,那么缺水断粮则是直接威胁到了志愿军战士的生命。
在今天看来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当时却难于登天,朝鲜虽然与我国接壤,但补给却成了大问题,其中粮食问题相对来说还简单一点,毕竟干粮容易保存、运输。
看过电影《长津湖》的朋友应该对影片中的冻土豆印象很深刻,实话说,这些食物虽然难以下咽,但毕竟还能食用,而且人一天不吃饭可能问题不大,但是一天不喝水就不可能了。
战争中,就地取水很困难,加之美军十分狡猾,总是提前切断我军的水源和食物补给运输通道,想让志愿军战士们活生生渴死。
无奈之下,志愿军只好提前储存一些水带到阵地上,那时候大多是用汽油桶装水,不过汽油桶虽然容量大,却也很沉,尤其是装满水之后,增加了战士们的负重和运输难度。
另外,汽油桶外壳坚硬但却薄脆,只要被子弹击中,一桶水就白白浪费了,因此缺水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志愿军战士不怕死,在战场上不怕敌人的枪林弹雨,却因为缺水问题受到极大制约,有时候战士们甚至一天都喝不到一滴水。
上甘岭战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老兵回忆:当时我们各种物资都十分紧缺,战士们每人每天只能分到半块饼干,至于水则几乎没有,迫不得已,战士们只能喝尿来缓解干渴,因此饮水成了当时亟待解决的难题。
就在这紧急关头,一样“神秘武器”被运送到了朝鲜战场上,一举解决了缺水问题,这就是天津萝卜。
在此要提到一个人,河北张家口人林振威,他在1950年参军入伍,1951年来到朝鲜前线担任运输班长。
与其他人一样,林振威也时刻被干渴困扰着,每当渴得受不了的时候,他总会想起小时候常吃的萝卜。
那时,萝卜是林振威家乡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在他看来家乡的萝卜清爽甘洌、脆甜爽口,同时又因为它容易保存,而且既解渴又顶饿。
想到这里,林振威眼前一亮,如果能把萝卜用在战场上,那战士们缺水断粮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林振威立刻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上级,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采购萝卜行动在天津、河北等地展开,大量萝卜被运到战场上。
别看萝卜样子朴素,随处可见,在朝鲜战场上它可是大显神威,与其他食物相比,萝卜不怕冻也不怕晒,而且就算被子弹击中,也不会影响食用,避免了浪费。
就这样,萝卜成了战士们最喜爱的食物,它大大缓解了志愿军缺水少粮的问题,可以说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中品质最好的是来自天津的沙窝萝卜,它产量最大,味甜多汁,堪称萝卜中的上品。
正是因为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所以周总理才会将萝卜作为国礼送给金日成。
毫不起眼的萝卜,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凝结着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的血肉深情。
除了萝卜,另一样对抗美援朝做出了大贡献的食物就是炒面了,这个炒面跟今天我们吃的炒面可不一样,严格来说,当时的炒面应该叫炒面粉。
抗美援朝前期,志愿军用于运输物资的400辆汽车,开战后仅仅三天就被炸毁了一半,后勤补给跟不上,战士们就只能饿着肚子打仗,断粮三四天是常有的事情。
不吃饭,哪有力气打胜仗,前线粮食紧缺的问题让人心急如焚,其中最头疼的人当属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
抗美援朝前期,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第一批入朝的数十万大军穿衣吃饭、打仗需要武器弹药,现在志愿军又急需粮食,巨大的压力让李聚奎几乎崩溃。
实际上,当时断粮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食物都需要二次加工才能食用,比如大米,必须要生火才能煮熟,但火光和炊烟则会引来敌军的注意,而且战士们经常转移,也没有时间做饭,所以大米没法作为主要粮食来源。
其实,战场上最理想的食物应该是饼干和罐头,但是饼干的生产成本高,工序也相对复杂,以我国当时的条件很难大量生产,罐头就更别提了,那时候肉类的供应还没有这么充裕。
就在李聚奎急得一个头两个大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西部山区作战时,老乡曾给他们吃过一种名为炒面的食物,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混在一起炒熟,然后磨成粉,加点盐就制成了炒面。
炒面加点水和在一起就能吃,而且成本低、易保存,最适合当时志愿军作战时使用。
彭老总看到炒面的样品后非常高兴,前线部队试用后的反馈也很好,从此场面就成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实际上,炒面的口感十分干涩,也没有任何维生素,但是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它起码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让志愿军再出现断粮危机。
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如果想让每一名战士都不饿肚子,那么我们需要生产的炒面数量将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最低需求量生产,至少也需要741万公斤。
由于时间紧张、工作量又大,东北军区后勤部日夜加班加点也来不及,无奈之下,东北政府发动全民都来炒面,即使这样也还有200多万公斤的缺口。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指示政务院向东北、华北、中南各省布置任务,发动群众炒面。
在那几年,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个奇特的场景,街头巷尾支起了大锅,男女老少齐齐出动,为祖国炒面。
周总理也以身作则,亲自参与炒面,他专门到北京的一些机关单位视察情况,甚至亲自动手,周总理的左臂早年曾经受过伤,因此他炒面只能全凭右臂发力,十分吃力。
在严寒的冬天里,周总理额头上沁出了密密的汗珠,有人看不下去,想要拿走总理手中炒面的铲子,却被拒绝了。
周总理说:“不要紧,我们在国内受点累这算不了什么,志愿军在前线很艰苦,要把炒面做好,给他们当干粮,支援他们打胜仗啊。”
最终,靠着我国军民上下一心,炒面供应不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靠着最简单的食物度过了危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丰盛的伙食,美军饮食以罐头为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肉食,另一类则大多是饼干、糖果、咖啡等,此外还有香烟、口香糖等。
如果碰上比较重要的节日,比如感恩节、圣诞节等,美军还能吃到火鸡大餐,每人甚至还能分配到一小杯鸡尾酒和一块水果蛋糕。
和美军相比,志愿军的伙食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顶住了美军的强大攻势,成功逆转了战局。
到1951年年底,志愿军的伙食变好了许多,干到噎人的炒面逐渐减少。
1952年,志愿军的吃饱穿暖已经毫无问题,后勤供应得到了保障,战士们身体素质好转,战斗力自然也上升了不少。
到1953年,肉类和蔬菜也成了朝鲜战场上常见的食物,过年时甚至还能吃上一顿饺子。
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没有丰盛的伙食,在没人看好的情况下,志愿军以弱胜强,打出了我国国威。
如果没有这些最可爱的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也将无从谈起,所以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先烈们的牺牲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