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不是居家嘛,省去了路上的通勤,就有了大把时间陪老婆,所以被鹿老师拉着,一起吃着西瓜追一部民国剧,叫《传家》。
一开始她是冲着磕秦岚和聂远的CP去的(这对CP她从《延禧攻略》开始上头,一路追到这里)。聂远在里面演的是一个霸道司令(席维安),而秦岚(易钟灵)是一个钟鸣鼎食翰墨诗书之家的千金。
我问:“你不是最讨厌看霸总人设吗?”
鹿说:“这个不一样,这个不是霸总,是霸狗,对外杀伐决断雷厉风行,但是对妻子就可以放下原则,放下尊严,鞍前马后,只当舔狗。”
我说:“哦,所以这个人设跟我是一样的。”
她说:“闭嘴吧你。”
其实我对磕CP和宅斗没有兴趣,但是陪着看到一半,我被这里面女主角三姐妹的父亲易兴华给圈粉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故事背景,看过的朋友可以略过:
故事发生在动乱时期的民国,易兴华是一个爱国商人,育有三女一子。
长女易钟灵稳重懂事,善于察言观色,最具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一直温柔、和顺、压抑、隐忍,但是干大事儿的时候出手稳准狠。
二姐易钟玉具有商人的圆滑灵活,有敏锐的经济嗅觉,个性张扬叛逆,活得肆意乖张,但在大是大非上又很有家国情怀和担当。
三妹易钟秀,从一个浪漫又摩登的吃穿玩乐行家,成长为爱国革命青年,和志同道合的伴侣一道,为信仰付出一生。
独子易钟杰,放弃了老爹打拼下的商业帝国,投身革命成了战地医生。我感觉他应该算是一个线索人物,因为故事正片就是从易家独子弃商从医,易老爷要在三个女儿中挑选家族企业继承人开始的。
人格心理学家Frank Sulloway认为,决定性格的最重要因素来自一个人的家庭结构和出生顺序(虽然这个观点也受到不少争议)。他对16世纪以来在科学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的2784位男性科学家进行的分析发现:家中的老大往往有责任心,也更加有领导力(socially dominant),而那些出生顺序在中间的孩子(middle child)往往表现得更加叛逆、创新并更有反抗精神,甚至他们的成功概率也要更高,可能是因为要和老大争夺家庭资源的缘故。而最小的孩子则往往最娇气,懂事晚。
我怀疑编剧是不是看过Sulloway的这个理论,所以三姐妹的人设也套用了这个结论。
既然孩子们性格各异,这就给父母提出了课题:我们该如何因材施教?
而我看完三姐妹从豪门商战到携手救国的成长故事之后,就想在心中土拨鼠狂叫:“谁不想要这样的爸爸!”(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钞能力)
易兴华这个角色还是比较立体的,他一方面是个三妻四妾的“渣男”,另一方面又是救亡图存的爱国志士;刚看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个专横的封建大家长,但看到后面发现他其实是个典型的“权威型父亲”。
插播一句,红狼的演技确实好。他慷慨赴死前的这一段,没有台词,没有大的动作表情,在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最后一餐中,就是低头扒饭,把舍身取义又放心不下家人的情绪拉满了。鹿老师看这段哭得鼻塞都通气了。
心理学中将父母的类型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
这其中,“权威型”的父母和“专制型”的父母都是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所以经常有人分不清这两者。但其实他们采取的行动是完全不相同的。
专制型父母养育子女的方式是:“我对你有很高的期望,我强迫你、苛求你,必须达到我定下的目标。”
权威型父母养育子女的方式是:“我对你有很高的期望,我会因应你的特点,为你提供相对应的、特定的指导。”
权威型的父母很会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做出不同的策略变化,即所谓因材施教,而易兴华就是这样一个权威型父亲。
比如里面有一段剧情,二姐被副经理瞒骗着将父亲最反对的日货采购进来,易兴华其实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知道她是被人摆了一道,但还是重罚了她。因为,他了解女儿的性子:“本该事必躬亲,偏偏头昂得太高,能让别人算计,她就不是真精明。”看到这里我就觉得这是高手啊,故意让初生牛犊又自视甚高的二女儿在踩坑中学会调整为人处事的方寸。
而在打压二女儿的强悍鲁莽的同时,对于稳重有余而强硬不足的大女儿,他却教她要学会“狠”:菩萨低眉是为了慈悲六道,金刚怒目则才能降服四魔,做生意者和气的时候自然可以春风拂面,但该狠心的时候就要壮士断腕。而大女儿在父亲牺牲后也确实成长了,为家族门户清理卖国贼时果断决绝,且杀人诛心。
而对小女儿这个无心事业,心中只有美食和时装的玩咖,老父亲也有套路。他故意当着小女儿的面,描述了一场阻碍重重的“上海小姐选美大赛”,虽然目的是为了赈灾济贫,但因为“伤风败俗”“哗众取宠”而备受社会保守人士抨击,大家闺秀谁敢赔上声誉参加呢——留过洋又思想新潮的钟秀就在这种激将法的铺垫下,站出来说:“我敢。”这里算是一个里程碑,不仅打破了选美大赛无人报名的僵局,也让曾经只懂恋爱和享乐的三小姐此后走上了为国为民的道路。
另外在婚姻大事上,他为女儿们也想得深远,他亲手为大女儿和二女儿费尽心思筹谋的婚姻,也可以说在当时的动荡年代护了她们的周全。(三女儿还没来得及择婿,易老爹就牺牲了)
对三个女儿,他全部都是按照继承人的标准去培养的,并不理会旁人对于“女子经商”的闲言碎语;而对于家中的独子,他也是完全尊重了他的人生选择,并没有逼着这个唯一的儿子去传宗接代或继承家业,而是鼓励他做一个肩负起国家责任的人。
三姐妹都曾经都误解过父亲对自己的爱,但最终在时代的长河中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一开始看到他讲孝道礼仪、干预子女的婚姻,也先入为主地预设了他是一个专制家长,但看到后面我发现他不是。
专制型的父母会通过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并且向孩子提出各种单方面的强制性要求,根本不会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选择。而权威型父母则致力于给孩子提出问题,同时指导孩子解决问题,以此来实现孩子的成长。
易父对孩子们看似严厉,但背后全都是爱和深谋远虑。
他在最后被日本人杀害的时候说:“我今天来,是为了我的子女,他们拥有的太多了,不会去做汉奸,但也没有牺牲一切之决心。但自今日起,他们宁可碎头颅,亦不会向日寇低头,余死可瞑目矣。”
这里易老爷中了三枪,一声枪响对应了一个女儿的蜕变。多子女家庭的争斗和隔阂自此都放下了,在日寇的羞辱刁难和嘲笑中,三个瘦弱女儿在雨中合力抬着父亲的遗体回家。从这里开始她们就拧成了一股绳,成为了易家真正的顶梁柱。
她们的成长在此刻,以前埋下的种子终于破土萌芽,像三朵温室里的小花,延伸着藤蔓,闯入了外界的风雨飘摇中,枝繁叶茂。
看到这里给我直接整破防了。我忍不住去抱了又抱,亲了又亲我熟睡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睡姿舒展,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安全感。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剧名为啥要叫传家,没有国,哪有家,国若不国,何以为家。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宋庆龄在孙中山去世前的对话。
孙中山说:“我没有什么留给你。”
宋说:“有书上你的血,房子里的回忆。”
孙说:“还有房子外面,我的梦想。”
我想一个家的传承,乃至一个国家的传承,物质财富自然重要,但精神财富才更是经久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