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压线”志愿填报套路为何受追捧?

熊丙奇

“志愿填报捡漏的技巧”“不浪费一分,教你如何压线录取”……这是一些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十分打动家长的营销宣传。能“捡漏”进好学校,或做到刚刚过高校的投档线被录取,这样的“志愿填报技巧”很受家长追捧。

这其实是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志愿填报规则进行的虚假宣传。所谓“捡漏”,就是考生本人分数不高,却被录取进了一所好学校。从每年的录取结果看,确实会有一些这样的情况发生,某所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名次)很高,今年录取分数却下降了几十分,填报这所学校的考生就捡了“漏”。发生这种情况是由志愿填报具有一定的博弈色彩决定的,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并不知道其他考生的走向,而高校在某省的投档分、录取分是由在该省的招生计划与填报该校的考生情况确定的,于是会出现某所高校今年填报的高分学生多,录取分数走高,以及填报的高分学生减少,录取分数降低的投档分起伏变化。这也称为高校录取的“大小年”现象。

在传统志愿(等第志愿)中,“大小年”情况比较突出,不时会出现某所名校在某省的投档线就是一本线,或只比一本线高一点的“小年”情况。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之后,“大小年”现象大为减少。

由于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并不知道其他考生怎么填,所以也就无从知道某学校今年的投档分会走低。换言之,在填报志愿时,根本不可能知道可以捡哪一所学校的“漏”。所以,是不是捡到漏要到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才知道。因此,所谓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捡漏”就是虚假宣传。“捡漏”成功其实是极小概率事件。

考生走向的不确定性,带来高校投档分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困难之处。我国各地高考录取在大部分招生录取批次,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考生只要做到理性定位自己的目标院校、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合理搭配志愿,做到“冲稳守保”,拉开志愿的梯度,就既可冲自己感兴趣的学校,也可减少志愿填报的风险,提高被录取几率。

所谓“压线投档、录取”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然而却难以做到在填报志愿时精准预测某所学校的投档分是多少,进行“压线填报”。一些机构宣称自己帮多少考生实现压线投档,这并非真本事,是压线投档结果发生后才知道是压线,只要按平行志愿规则填志愿,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压线”投到某所学校,但这所学校并不一定是考生最希望进的学校。

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几十个志愿个数的设置,就是为了降低学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压线投档进一所学校,并不见得就是好志愿,这意味着被录取的专业并不一定理想,甚至可能是被调剂录取的专业。考生填报志愿,不能仅追求被录取,还要考虑自己的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

所以,只要掌握了志愿填报的规则,就不会相信机构可以精准预测某校投档分数从而可以“捡漏”填报、“压线”填报的宣传。考生要根据本人的考分(名次)、兴趣,结合高校往年录取情况与今年的招生计划,按本省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定位、组合自己的院校、专业志愿,家长要把更多精力用在研读政策、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上。在这方面,各省教育考试部门和高中学校要加强对考生和家长的政策宣讲和志愿填报指导。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