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179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热搜有一条酸倒无数网友的词条“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妈妈凡尔赛发言”。陕西一位男孩高考成绩700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带着通知书与妈妈分享喜悦。
妈妈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工作忙,孩子从小就是自主学习;高考单位给了假期,但觉得儿子学习成绩好就没去;平时孩子喜欢睡觉,作业没写完就写一下;谈到高考时表示,就算发挥失常也相信儿子能考个好大学……
听到这段发言,网友们纷纷表示妈妈太“凡尔赛”了,满满的炫耀;也有人表示:家庭教育氛围很好。
从妈妈的这段凡尔赛发言中,我感受到的是成功的育儿经验:虽然工作忙碌,但培养出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高考没有紧张地去陪考,是足够的信任;孩子喜欢睡觉就让他去睡,是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与宽容。在教育孩子方面,这几点恰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
自从当了妈总喜欢研究和孩子有关的一切,然后发现很多孩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非常依赖大人。就以我侄子为例,小学3年级,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上奶奶的手机,往沙发上一躺就开始游戏,根本不会主动写作业。
要等到妈妈下班回家拿上椅子坐在后面,才开始不情不愿放下手机。表妹常说:“在家里除了听他妈妈的,谁的话都不好使”。
表嫂也经常抱怨孩子不自觉,教育他太累了。用教育为由管理、操纵孩子,自然会觉得的累。
没有自主权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却在管理教育下,不得不“屈从”于父母,失去自觉性,甚至在脱离父母管理的视线范围内,尽情“放纵”自己。造成这种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孩子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2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也代表着他们向自我独立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关键期,父母尊重孩子渴望独立的感受,并给予他们权利,那么,培养出的孩子更有主见,懂得自我管理。反之,则事事依赖父母的帮助。
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
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听到妈妈的“凡尔赛”发言,有人表示:这个妈妈人真敞亮!想得开,有的家长孩子平时考第一名,一次发挥不好降到第二名,家长就焦虑得不行,这个妈妈心态这么好,怪不得孩子能出好成绩!其实,妈妈的心态好,是因为她足够信任孩子。
1、认可孩子,充分接纳孩子
朋友李姐抱怨儿子总是玩手机,无论怎么约束都没有用。我说:“你信任孩子吗”?面对这个问题,她呆愣半天,显然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抱怨,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包括在孩子面前显露这种情绪。
我与李姐的儿子聊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其实我拿着手机并不是玩,有时候需要查找资料,有时候会看一些新闻。但在我妈眼中,只要我拿起手机就是玩,总因为这事批评我”。
李姐的抱怨与孩子的委屈,就是如今很多家庭的常态。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你又不听话”、“你又玩”、“这点事也做不好”……这一字一句都充满着不信任,不认可与接纳孩子。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未来有出息?包括那位“凡尔赛”妈妈,真的对孩子放任不管吗?一定不是!孩子自己去学习,想睡觉就去睡觉,这些都是妈妈信任孩子。
所以,敢“放任”儿子的行为,并且接纳这些行为。正是在爸妈接纳、任何的基础上,孩子才做到更好的自律行为。
2、信任,增强孩子内驱力
信任不是说说而已,是言行合一的支持孩子。哲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的潜能增长缺乏信心。”
哥哥以前帮忙做家务,我总带着挑剔、不信任的眼光看他的“成果”,甚至偷偷把他没做好的事情再做一遍。
结果孩子特别委屈的问我:“妈妈,我做的很糟糕吗?”我突然意识到,即使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去做,但重新做的过程中我把他尽力做的事情,轻而易举给予了“否定”,这种不信任不仅会伤到孩子,还会让他失去动力。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监督写作业、打游戏、交朋友等,虽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不信任容易造成孩子依赖、缺乏主见、没有动力。
当你把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交给孩子后,才能增强孩子自身内驱力。对于优秀的孩子,信任原本规矩更容易成就他们。就像陶行知先生曾说:“要相信孩子,解放孩子,追随孩子”,从根本上尊重孩子。
给孩子自由与宽容
《牵着蜗牛去散步》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的太快,因为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了”。
每次看到这句话,内心对孩子的不满会瞬间被治愈。大人常常因为责任、义务,把关于孩子的一切看的很重,固执的认为安排好孩子的一切是我们为人父母必须要做的事情。
于是还处于蹒跚的小人儿,不得不跟着父母的脚步一路前行,好一点的父母在孩子走不稳的时候,会停下来安慰后再赶路;另一些则看到孩子跑不稳摔倒时,一边责骂,一边拉起来继续跑。
没有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成长自由,没有允许他们慢慢长大的宽容,已经把他们的枝枝叶叶修剪的整整齐齐。
蒙台梭利说:每个儿童首先都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
孩子是作为一张白纸来到世界上的,世界突然把他包围,他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即成长过程。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但他们更需要足够的自由、认可、关注、信任与陪伴。如果这些都做不到,一味以自己的方式“逼迫”孩子成长,那么爱将成为影响孩子的“桎梏”。所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与宽容,相信我,他们会成长的更好!
凌晨妈妈来叨叨:
如果把权利交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并尊重他们的决定,必要的时候及时给出引导性的建议,那么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如上文中的男孩那么优秀。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