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后,学生们迎来了学习生涯的“新解放”,课后不必上辅导班的他们有了更多游戏和休息的时间。不过,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来说,双减政策却导致其不得不结束营业。
大街小巷的培训机构纷纷挂出了停业招租的牌子,连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也不得不黯然退场。不过,虽然说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关门让家长们不再苦于承担不菲的补课费,但在教育内卷仍然存在的当下,家长们心头的焦虑却与日俱增。
当学科类培训机构有望回归的消息传出时,有不少家长表示“十分期待”“希望成行”。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不再审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对于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盈利性机构。
在意见发布后,双减政策在全国各地实施开来,学科类培训机构迎来了寒冬。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实施前,校外的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甚至于可以与学校数量持平,如果不能够对校外的培训机构进行规范,那么学生的减负只会成为一纸空谈。
双减政策彰显了教育部对学生减负的决心,而缺乏监管的校外培训体系也势必会因此而迎来新的变革。事实上,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由来已久,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的情况早有体现。虽然被教育焦虑裹挟的家长们心甘情愿地被培训机构牵着鼻子走,但是这却也是对教育生态的一种破坏。
2022年1月9日,海淀区教委发布消息称,在2022年1月4日-2022年1月21日期间,已经完成了19家校外培训机构的盈转非备案。学科类培训机构结束“静默期”,有望回归的消息令人期待。
学科类培训机构有望回归,“盈转非”机构发展成新出路
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表示,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是为了改善校外教育生态无序化的情况,而将学科类培训机构“盈转非”也是希望其能够成为有益于教育生态的一部分。事实上,想要让学生真正实现减负仅仅从关停校外培训机构入手明显是不够的。
在家门口没了补课班的这段日子里,家长们内心的焦虑感爆棚,于是“住家教师”的新型岗位悄然兴起。父母们花费比补课班更加昂贵的价钱来给孩子“吃小灶”,为此不得不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花费更多。显然,这样的形式发展与倡导教育公平的理念背道而驰。
如果学科类培训机构能够保质保量地实现“盈转非”这在某种程度上便也实现了学生课后教育需求的满足。完成“盈转非”的培训机构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在经营收入上要完全公开化、透明化;
在授课时间上严禁占用学生的假期时间,正常学习日的课后授课不得超过晚上8:30,线上授课时间不得晚于晚上9:00。
学科类培训机构“盈转非”是否可行?这些问题需重视
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双减政策前是名副其实的盈利机构,动辄成千上万的补课费让教育培训机构挣的盆满钵满。
虽然说,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完成“盈转非”的,但是这种由盈利性质的商家身份转换成非盈利的公益机构也确实不大容易。政府公布的指导价是否能够满足机构的正常运行和经营也值得多加考量。
此外,非盈利的经营模式是否会导致教师资源的流失,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也是很多家长在培训机构“盈转非”问题上的担忧。如果培训机构为了经营而无法保证培训质量,那么即便其是公益机构,那也有可能会落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之中。
可以看出学科类培训机构“盈转非”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究竟是遵循教育初心还是恪守商人之道,这其中的利弊与得失也自然需要一番衡量。
在双减政策后,不上补习班的学生如何在学习中拥有自主权?
1. 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无论是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都能够让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科学的学习计划是建立在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之上的。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学习计划更易被实施,学生从中获得的成就感更多。
2. 合理利用课后时间
在保证睡眠时间充足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课后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巩固。如果在双减后,学生把宝贵的课后时间用来打游戏的话,那么这无疑会造成成绩的倒退以及时间的浪费。合理利用课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的学习原则,这样才会有助于成绩提升。
3.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探寻要比盲目地机械做题更加有意义,习惯了被灌输知识的学生们更需要一种主动探索学习方法的自主性。补习班的老师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塞给学生,这看起来很有学习效率,但是却也在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没有补习班的介入时,学生们更应该抓住这个自主摸索学习方法的机会。
真正的减负不是引导学生“厌学”,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也并非是把校外教育系统排除在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盈转非”是培训机构的另辟蹊径,同时也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步骤。不过,在“盈转非”体系建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家长们还是应该谨慎待之。
枕边育儿寄语:
把课外教育一股脑地塞给培训机构的做法颇有投机取巧之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庭和学校应该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真正地把教育的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自主学习引导之上,而并非千方百计地“找捷径”“开小灶”。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