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生后的1000天内,他们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状态,小家伙们在此期间完成大运动以及精细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不过,随着宝宝们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家长们的“看管”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宝宝1岁左右时。
父母们可谓是“连眨眼睛的工夫都没有!”有不少家长开始发现,曾经软糯可爱的宝宝变得“淘气”起来,尤其喜欢恶作剧似地乱扔东西,有些时候甚至连父母都会被无辜地当成瞄准的“靶子”。
前两天同事张姐被自家娃“砸”伤了眼角,为此不得不请假在家休息一个星期。说起这次被砸伤事件,张姐真是又好气又无奈,直言拿自家孩子没办法。
最近这几天,张姐发现1岁大的女儿变得特别爱扔东西,凡是在手边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她乱扔的对象。
一开始,张姐没大当回事,可是慢慢地,张姐越发觉得“这其实就是她在故意调皮捣蛋!”“我的限量版化妆品都被她给扔得稀碎,我都要哭了,她还在一边哈哈笑。
这次就是她乱扔我的眼影盘才把我砸伤的,她绝对是故意的!”
在医生为张姐做检查的时候,张姐忍不住抱怨道,“人家都说前世是冤家,今生做母女。这话真是一点不假,我女儿就是在故意捣蛋!她仗着自己小,我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所以才刚1岁就法无天了。”
医生听后笑着摇了摇头说,“小孩子哪有那么多坏心思!我家儿子和你家女儿差不多大,平时也是很喜欢乱扔东西。他的早教老师说,这是小家伙们学习的一种方式,咱们当家长的应该因势利导。”
随着宝宝感官知觉的发展,大脑对于环境刺激的接受度更高,这也就使得小家伙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宝宝对于环境的探索欲被激发。乱扔东西的举动在大人看来是一种无理取闹,但是对于小宝宝而言,这却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且从中收获探索的乐趣。
同时,扔东西的举动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立体空间中存在的关系,不管是物品被投掷后的反弹,还是物品跌落时的状态,这些都可以帮助小宝宝将自己与环境以及环境与环境的客观存在做出区分和确认。
可以说,扔东西是宝宝成长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他们从中获得内心成就感的满足。
另外,在宝宝1岁半左右的时候,他们身上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虽然此时的他们表达能力较为欠缺,但是这并不妨碍小家伙们做出情绪输出。
所以有些时候宝宝乱扔东西或许是因为在被忽略时想要吸引父母的关注,或者是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表达不满。
家长的训斥或许会奏效
有不少父母在发现宝宝有反复扔东西的行为后会觉得这是小家伙在故意调皮捣蛋,于是会本着“管教孩子”的原则对其大声训斥,尤其是在宝宝不明所以地扔坏了较为贵重的物品后,父母们的训斥会更为激烈。
但是虽然家长训斥的应对方式会让宝宝有所“收敛”,但是从其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父母的这种较为过激的应对方式却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导致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被压抑和忽略。
时间长了,这很容易造成宝宝内心安全感的缺失,诱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对于1岁大的宝宝而言,他们对于父母的话语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在被训斥时,孩子所接收到的情绪反应刺激远比语言刺激更为强烈而直接,这也导致他们最终在恐惧的心理效应影响下不能够清晰准确地捕捉到父母管教的真实用意。
当宝宝乱扔东西时,家长们如何巧妙引导
第一:察觉孩子扔东西行为的心理诱因
如果宝宝是因为心理或者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才扔东西的话,那么父母们及时地给予宝宝需求满足要比大声训斥更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陪伴宝宝时不“用心”的家长,及时地给予宝宝情绪回应会更有助于改善其乱扔东西的行为举动。
第二:为孩子留出“适合”扔东西的空间
如果说宝宝扔东西单纯是为了好奇和游戏,那么家长不妨在家里布置出一个适合扔东西的空间。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避免了贵重物品被损坏,减轻了家长的日常看护负担。
另外,如果家长愿意花时间和孩子进行一些扔掷物品的游戏互动的话,那么相信这将会有利于小家伙乱扔的行为改善。
对于1岁左右大的宝宝乱扔东西的举动,家长们不必过于忧心,因为随着小家伙们逐渐长大,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方式会变得更加多样,彼时他们身上的这种乱扔东西行为会慢慢被其他的探索学习方式所替代。
在此阶段,家长们只需要摸索掌握正确的引导技巧即可,适当地让宝宝练习“扔东西”并非不可以。
凌晨妈妈来叨叨:
在幼儿教育中,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情绪把控,更有耐心地应对宝宝的行为引导会更加有益处。另外,家长也不要过早地给宝宝贴上“淘气”“调皮”等负面标签,不要轻易地以成人的视角来评估孩子的行为表现。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