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实习生 肖畅瑶
图/受访者提供
竞赛生中途转向拼综合成绩,可以吗?
物理学了一半发现不合适转历史,能行吗?
“新高考”后答题思路不适应,怎么办?
日前,广东高考成绩放榜,广州市执信中学多位同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分享了在学习路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亲身经验。
张昊宸:经常做不完作业的竞赛生 转综合逆袭高考
自我认知清晰:果断竞赛转综合
张昊宸
作为数学竞赛生,张昊宸综合成绩却很好,尤其语文拿到了高分。
张昊宸从小喜欢数学,小学三四年级就接触奥数,高中就读执信元培班主攻奥数竞赛,曾获得全国数学高中联赛广东省二等奖,“但这个成绩对升学没有帮助,升高二时教育部出台新规,这个成绩达不到竞赛保送资格,大学对竞赛生的录取要求也提高了。” 张昊宸说,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觉得靠竞赛升学的道路走不通,于高二上学期决定转综合走高考升学的道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高考的6个科目上。
能在高二转综合并取得很好的高考成绩,张昊宸总结,首先是因为综合科目拉下并不多,“虽然是竞赛生,但我们周一到周五是正常上学校所有科目的课程的,只在周六有奥数额外培训,以及平时自己在奥数上投入的精力较多。”
排名飞跃:多问老师 调整学习方法
决定转向综合后,张昊宸开始狂补其他学科。“语文一直是我的薄弱科目,别的科目都能考到年级前30,唯独语文级排到一两百,二模后才有好转。”张昊宸的重要经验是多问老师,“每天都把作业给老师看,纠正思路,总结归纳。”
此外,化学和生物也是张昊宸的短板,跟老师多问、多沟通是他补短板的重要方法。执信中学有答疑预约表,可以提前跟老师预约答疑时间。张昊宸是教师办公室的常客,大课间、午休、晚自习前都是他宝贵的问题时间,查漏补缺。
张昊宸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走出执信,但三年前考入执信并不属于“塔尖”学生,他的中考成绩731分,在卧虎藏龙的执信,只算中等。
“飞跃”发生在高二,也是决定弃竞赛转综合之后。“高二一次考试,考了高中以来排名最差的一次。去问老师,老师提供了学习方法的改进建议,生物老师建议我查找知识点的缺漏,见到选择题无论做对没有只要不熟悉的就记下来,将知识点收集起来,时常翻阅,查漏补缺。然后自己调整学习方法,各科均衡用力,补足短板,下一次考试就考到了全年级第一。”
张昊宸建议其他同学,“摆正心态,多跟老师聊天,学会跟老师沟通,根据老师给的建议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就坚持下去,无效就继续跟老师讨论,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为止。”
难题本:“刷题”贵精不贵多
张昊宸说自己不是时间利用效率非常高的人,“时间规划比较粗糙,周末回家经常发呆”,所以他没有太多时间“刷题”,经常连学校布置的作业都写不完。
他每天晚上10点半或11点睡觉,一天的作业时间只有三个半到四个小时,因此,他的策略是“选择性地做作业”。
“执信的老师很开明,允许我们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地做作业。” 张昊宸说,自己数学最好所以数学作业少做,短板科目作业尽量完成,少做同样类型的作业,重点做薄弱知识板块的作业,例如英语的完形填空弱,这种作业他都会做完。
张昊宸的做题心得是:“做题在精不在多,但要执着于把一道题搞懂,自己要明白为什么要做这道题、难点在那里。”
他有一个难题本,不一定是错题,而是难题,而且只有一本。能被写入这个本子的都是真正有代表性的难题,彻底搞清难点和解题思路。
运动是张昊宸每天学习之余的重要一环。每天16:50放学到19:00晚自习的这段时间,是他打球、跑步的时间。“运动可以调节心态,忘掉很多东西。”他说。
陆宁静:物理转历史、晚9:30睡 开心快乐学成年级第二
陆宁静是个乐观、爱笑的女生。对她来说,高中三年学得开心享受,好像什么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学了两月物理之后太痛苦改选历史,“自然而然”跃升至年级第二;热爱阅读“自然而然”高考语文拿了高分;但她自认考得最好的是数学,107分,因为平时简单的题目也是这个分数。
陆宁静
“足够优秀的人不用担心就业”
高二选科时,陆宁静选择了物理方向,“爸妈觉得学物理将来就业面会广一些。但学了两个月后觉得越来越难,硬学,特别痛苦。看答案好像知道怎么做,但自己做题就做不出来。”
她决定改选历史,开始父母自然有顾虑,陆宁静告诉他们:“如果我足够优秀,就不用担心就业。”一个月后,父母同意了她改科。
改选历史之后,她每天都过得很开心,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晚9点半睡觉,从没有课外补习、不用额外刷题、不用苦学,成绩反而节节攀升。“历史和地理我都很喜欢,政治也能学得进去。我从小到大没有上过补习班,听老师的就够了。我不觉得高三很苦,六科加起来每天作业量大概一两张卷子,快快乐乐地学就好了。”陆宁静说。
对于选科的经验,她笑说:“跟从兴趣,如果物理和历史两科都一般,就去物理吧,因为历史混日子比较渺茫。”
陆宁静中考711分,入读执信普通班,但改选历史之后,跃升到年级第二名。
睡觉对陆宁静特别重要。她开玩笑说“早睡早起”就是她的学习方法, “一般九点半就睡了,临近高考也不会超过十点。第二天特别有精神,听课效率也很高。此外,喜欢看答案自己总结思路,不盲目刷题。”
热爱阅读“水到渠成”学好语文
陆宁静语文很好,是老师们公认文科很好的学生。
她阅读量很大,小时候父母常带陆宁静去书店和图书馆,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一直到高二,陆宁静都保持着每月两三本书的阅读量,“我没有刻意去学语文,但语文一直很好。可能在大量阅读和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对写作文也很有帮助。平时做语文题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水到渠成。”
高中以后,陆宁静的阅读兴趣转向了哲学、文学理论、美学类的书籍,“理论分析类的书能开阔视野,再看回文学作品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小时候很喜欢看《红楼梦》,后来看了红学书籍,再读《红楼梦》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因此,大学她打算选择哲学专业。
数学是陆宁静最薄弱的科目,高考考了107分,她非常满意,认为是考得最好的科目。“我喜欢数学,但它不喜欢我。”陆宁静的说法逗笑了大家,她说从来不排斥数学,但遗憾就是学得不太好,“平时做再简单的题目也是这个分数,何况这次数学比较有难度。”陆宁静说,平日学习一半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数学上,“注重基础题,该拿到的分都拿到。难题也看一下,尽量攻克。”
钢琴是陆宁静的兴趣爱好,三岁开始练钢琴,初三考过了英皇8级,高中学习之余喜欢弹琴放松。
王馨梓:新高考需转变思维模式
今年的高考生,面临“新高考”的变化,不少学生难以适应,王馨梓就是其中之一,经历了约1年的痛苦之后,她终于浴火重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王馨梓
新旧高考转换难适应 老师帮忙改变思维方式
王馨梓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成绩好、兴趣爱好广泛。
中考以762分、全市前100名的成绩考入执信,是年级第六名。但在高二“新高考”备考后,她经历了一年的痛苦适应期,尤其语文上下波动剧烈。
“高一的时候,试题都是旧高考模式,高二后改用新高考的模式,题型和设问思路变化非常大,抓不准答题思路和要点。对作文把握也不准,考试的时候不时跑题,导致语文成绩波动很大。”王馨梓说,老师对她帮助很大,“过去常用的做题套路在新高考中行不通,我经常去找钱老师答疑,她一步一步帮我改变思维方式。新高考需要在审题过程中,通过追问探究一步步得出答案,针对题目本身去理解。我以前的思路太僵化了,现在需要回归文本。这个过程很痛苦,中间也产生过自我怀疑,但克服了就好很多。”
老师介绍,王馨梓反应快、善于总结的优点,帮助她度过了思维转折期,“每次给她讲完问题,她能当场消化、立刻归纳总结出要点,问‘老师是不是这样理解的?’”
王馨梓说,新旧高考的思维方式转换问题,许多语文很好的同学都遇到,尤其高一语文越好的同学,出现得越明显,“学校推出了‘登峰计划’帮我们克服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同学都顺利迈过了这道坎。”
除了语文,地理也经历过一段“阵痛期”。高二之前,王馨梓的地理成绩能稳在年级前十,但上高三后学习难度提升、日渐吃力,以前的学习方法不管用了。“经过老师点拨,我发现很多知识点看书觉得好简单,实际上没有理解透彻。尤其是大题,需要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就更觉得困难,其原因是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够完整和深入。”王馨梓说。
老师的建议帮助王馨梓度过了“阵痛期”, “老师建议我根据错题,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基于此去寻找为什么出错。如果是知识点的问题,就把它对应到知识框架里的具体位置,从而把知识和运用连接起来。”
想做律师维护公平正义
学习好之外,王馨梓兴趣爱好广泛。“四岁开始学钢琴,一直学到初中。还喜欢游泳,也尝试过舞蹈,画画、乒乓球、羽毛球和书法等。”王馨梓说,舞蹈和书法这类学了半年就放弃的项目,对个人成长来说意义不大,但能坚持两三年以上的兴趣爱好,例如球类、钢琴等,即便一段时间不练,捡回来也容易,“想放松的时候,可以有多一些的选择。”
大学专业,王馨梓想学法律,“一开始是因为看了一个综艺节目,叫《令人心动的offer》,很向往这个行业。后来了解了一些律师、法官的工作,发现跟自己的兴趣以及对职业道路的期望比较符合。我很愿意维护公平正义,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唐峣:目标明确 有舍有得
唐峣
高中三年,唐峣一路奋斗,从年级100多名提升到第三名,希望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读计算机或电子专业,大学还想选修金融方向的第二学位。
唐峣语感很好,除了英语之外,还在执信第二外语课程中选修过西班牙语和法语。
对于英语学习,他的经验是:“背单词很重要。语感好是我的优势,语言是我的兴趣爱好吧。从小到大英语考试都考得很顺,不费劲。”
天赋之外,唐峣也非常勤奋、目标明确。高中的目标就是要考入理想的大学,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为此做出了选择,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学习,放弃了一些社团活动。
但放弃成为他的动力,“既然放弃了一些东西专注于学习,那就更必须学出点成绩,要不然就太亏了。”努力终究得到了回报,唐峣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我要求自己每次考试都要有进步,如果考差了会不断寻找原因,进行改进。”
对唐峣来说,最难的科目是数学,他会跟难题“死磕”,用一定的做题量换取对题型的熟练,“做题能帮助理解概念,虽然新高考题型是新的,但是本质不会变。只要看出题目隐藏的模型,然后在脑海中建立起这个模型,就可以理解出题人意图,把题做出来。这个方法理科都适用。”
学习之余,唐峣的运动也不少,喜欢篮球、足球、羽毛球,每天都保持运动。
对于大学生涯,唐峣早已有了规划:“在读好计算机的基础上,想读个金融类的双学位,再努力把语言成绩考出来,将来出国读研。”
刘付羽亭:“匀速运动”稳中取胜
刘付羽亭
高中三年,刘付羽亭的每一科都有高光和低谷,但总分一直稳定在年级前十。
“我把60%的时间都花在了语文和数学上,这两门150分,太‘贵’啦。”刘付羽亭说,她的学习方法可以称为“匀速运动”,“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走,不被考试打乱节奏。生活作息也维持稳定的节奏,每天十点半睡觉,再大的考试也不‘抱佛脚’。”
刘付羽亭保持好成绩的诀窍在于上课认真听讲,“我会集中所有注意力认真听课,然后把作业摆在第一位,靠作业来检验自己的听课效果。每天写完作业后,就会整理笔记,归纳错题和高考真题,理顺当天的学习思路。”
有时候看到厉害的“大佬”,刘付羽亭会忍不住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尝试模仿他们的学习方法,“但是没有用,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很看重劳逸结合,也不怎么补课。初中的时候在执信学会了游泳,平时放松就会去游。我还喜欢散步和读散文。看散文时脑子里不会有激烈的起伏,也不会一直都是知识。” 刘付羽亭也很擅于跟老师沟通,不一定是提问也可以倾诉,“特别是考得不好的时候。找老师‘嘤嘤嘤’能让我有心理上的安慰,帮我调节心态,特别放松。”(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学校供图
责编 | 孙唯
校对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