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还在农村读书,学校每年都会放“忙假”,那正是稻谷收割的时候,炎炎烈日下,我会帮着爷爷奶奶收割稻谷,现在想起来,农村的教育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一定是让我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一些,一些城市教育所没有的东西。
那时候农村学校还是一个砖瓦房,房子修的没那么精致,但却也历经岁月的沧桑,每当夏季暴雨来临的时候,我们总是手忙脚乱,把桌椅移过去、又移过来,只为了躲避那随着屋檐留下来的雨水。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们依然是快乐的。
寓教于乐,这可能是对农村教育最大的诠释。
我们会在课后一起玩耍着回家,会在夏天去捉“绿绿虫”、捉天牛、还会相约去河边洗澡玩水,一个学校里有多少人呢?
充其量也就几十个人,一个班里十多个学生,现在想起来,那才是真正早期“精品班”最原始的样子。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负责教课的老师很年轻,似乎只有二十多岁,每当开学的那一天,我们会在教室门口等着他,等着他骑着摩托去镇上给我们拿课本,那是新书最原始的味道。
这位年轻的授课老师分别教我们小学语文和数学,一人分饰两课,而纵观整个学校,也不过两三个老师而已。
这就是农村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们那里不算是山区,不用走很远很远的山路上课,但农村教育显然也不能为爱发电,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
于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就必须到镇上去读小学了,那时候读小学,就必须要住校,考虑到我年纪还小,奶奶便在镇上租了个一间房子,以方便照顾我。
而那所乡镇学校呢?也慢慢在时间的流逝下,变得破败不堪,变得门可罗雀。
当我后来读初中高中后,那所乡村学校便改建重修了一番,变成了村委会。
农村教师辛苦吗?可能也辛苦,但和城市教师比起来,可能也没那么辛苦。
首先,大部分的农村教师学生都比较少,这是由生源来决定的,农村人口稀少,加上去城市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农村教师的学生少,自然相对的老师压力也比较小。
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演就会发现,农村老师的压力小,自然薪资待遇也就一般,这是一个双向的恶化结果。
因为农村生源少,所以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较低,基本上都依靠国家补贴,因为农村教师薪资待遇低,因此愿意从事农村教师的人也就更少,教育显然不能用爱发电。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可以去农村地区支教,但支教结束后基本上都很少待在农村的原因。
这进一步,挤压了原本教育质量就堪忧的农村。
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就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什么?由于爷爷奶奶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因此很难在学习上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这进一步降低了留守儿童考上大学的几率。
因此,农村教育的升学率其实是很低很低的,这一点毋容置疑。
在以前,很多人基本上读完初中就选择了进入社会流浪,他们大多从事着较为低端的工作,即便能有考上大学的,也多是二三本的学校,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度倾斜所导致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农村教师来说,他们深知大山和大城市之间教育的差异难以弥补,因此也更多鼓励孩子考上好成绩,以便走出大山,享受更好的教育。
但另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差异化,很难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弥补。
对农村教师来说,这就好像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偏软无力。
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家庭教育同样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留守儿童的家长所能做的其实并不多。
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客观存在,要想在短期内弥补这一差距,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眼下来看,最切实际的办法,还是让孩子去城市里接受教育,参与更大维度的竞争,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基本模式。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