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门贵子到小镇做题家,普通人努力奋斗,有错吗?

你拼爹,我靠自己,凭什么看不起小镇做题家?

拼爹的,独自战斗的

一则媒体刊文,把全国的小镇做题家惹毛了。

针对明星考编事件,某媒体刊发了一则评论:

考编的普通人大有人在,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

这种嘲讽“小镇做题家”的声音,从一个媒体人的笔杆子中发出,顿时激起许多网友的愤慨。

小镇做题家,指出生在小镇县城的学生们,没有任何资源傍身,只能拼命刷题考上大学,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只会做题,踏入社会屡屡受挫。

原本是普通人为了消解无奈情绪、抱团取暖的自嘲,没想到自嘲变成了被嘲,给日薪百万的明星们当贬低的对象。

小镇做题家,一没偷二没抢三没吃你家大米,只为了安稳活下去,怎么就被瞧不起呢?

归根结底,是既得利益集团们,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心理在作祟。他们既担心资源的蛋糕被分割,又享受优渥便利的资源,俯瞰为生活奋斗的普通人,还要在普通人的梦想上踩两脚,以此满足他们粗鄙的快感。

他们嘲讽小镇做题家只会做题,不体面,只把读书当成敲门砖,活得太功利。

何不食肉糜的嘴脸显露无疑,出生在小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缺少社会关系扶持,只能独自战斗的小镇做题家们,如何体面地享受灯红酒绿的人生?

《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

有人出生在罗马,而有人终其一生都到不了罗马。

纪录片《出路》中的马百娟,出生在甘肃的贫困山村。

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去北京上大学,然后打工,每月挣1000块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使要走三十里的路去上学,她也都笑着走完。

课外时间,她还要帮家里一起收谷子、做家务,但一有时间就捧着书读。

你能说她不努力吗?她不配实现梦想吗?

但她的人生却在16岁时止步于县城,结婚生子成了她的“出路”。

同是纪录片《出路》,北京女孩袁晗寒,高一休学开自己的酒吧,不想干了又跑到德国留学,回国后开了自己的艺术公司。

袁晗寒从来不需要担忧温饱的问题,她有多条退路可以选择,但大山深处马百娟的人生,却只有跨不出的大山,她连大山做题家都够不上。

还有很多幸运的“马百娟们”,他们感激有机会做题,因为有题做,才有选择,有了选择才有改变现状的机会。

小镇做题家比不过城里孩子,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时代的红利,是投胎技术的水平。

一些既得利益者不能一边拼爹,一边给自己脸上贴金,还要踩着小镇做题家,讽刺在泥泞中前行的普通人,太不人道了!

小镇做题家,不失败

小镇做题家固然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但这个词并非代表自我的失败。

在巨大的阶级隔阂中,他们唯有依靠拼命刷题换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

张桂梅带领的华坪女孩们,就是依靠刷题,飞出大山改变了命运。

小镇做题家和城市中产相比,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失败的,因为家境和社会资源的确比不过,但他们自嘲的同时,从未放弃过,两手空空忍受着孤独冲进了大城市,杀进了城市中产的圈子里,和这些起步比他们高的人,同台竞争。

这算失败吗?

肯定不算,相反他们才更值得尊敬,靠着一双破笔杆,在题海中打败了昨天的自己。

小镇做题家不失败,也不丢人,正如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致谢辞写的那样: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

一篇论文致谢词能够火爆全网,就是因为他写出了无数小镇做题家的心声,小镇做题家的苦,是无数普通人的痛点,不应该被冷嘲热讽。

“时代楷模”黄文秀,出生于广西贫困的小乡村里,家境贫寒的她努力上进,获得硕士学位后,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回到贫困的家乡帮助百姓脱贫。

担任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时,带领全村103户贫困户大部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最终在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的途中因公殉职,年仅30岁。

黄文秀的一生都在努力,从小地方努力到了北师大校园,从北师大努力到了脱贫一线,她就是高傲的人眼里被讽刺的小镇做题家,是这世间最伟大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也是出生于河北小镇的“小镇做题家”,但他打破国外氢弹垄断,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这些小镇做题家们身上那些闪着光的炽热,为何没有人发现和赞扬?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忽略普通人,嘲讽平民百姓,反而去崇拜拥有特权和财富的人,甘愿为他们的利益买单。

以前的价值观是个人奋斗成功,为社会添砖加瓦,现在的价值观却是求自己下辈子投个好胎。

过去的明星,会强调自己草根出身,以农民的孩子引以为傲,王宝强就因为“草根明星”的头衔深受观众喜爱。

但现在的明星,开始强调自己富二代出身,甚至有选秀偶像,想方设法地凹富二代人设。

许多粉丝也接受良好,富二代贵公子,真性情小公主,只要和富贵搭边,那就一定是好的。

影视剧中的主角都是家财万贯的富人,善良又单纯,平民和穷人,则是小气又阴暗的,这种把阶层身份和品质道德挂钩的风气,显然是不健康的。

很多人都忘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富强繁荣,就是来自小镇做题家的贡献,医院的医生,学校的老师,工厂里的工人,都是小镇做题家出身,他们才是支撑中国社会运转的中坚力量。

以前出身小城市埋头苦读,努力考入名校的孩子,我们夸他是寒门贵子,现在却被称作小镇做题家,努力的人生有错吗?普通人就该被忽视抹黑吗?

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曾说过:

你们被优越的环境塑造出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

而是应该把这些能力用来帮助他们,对弱者予以尊重,尊重他们本来的样子。

那些贬低小镇做题家的既得利益者,是否做到了尊重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