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一直都是不错的方向,尤其是能够真正走入医生的队伍,不仅拿到了“铁饭碗”,还能够享受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因此医学生都是家长眼中的“香饽饽”。
在家长看来学医的都能看病,但是俗话说得好“医者不自医”,就算自己懂得其中问题,生病了还是要去医院看医生,普通人对医院的恐惧来自未知,而医学生的恐惧来自“考试”,表面上看是看病,实际上就是变相考试,能不紧张吗?
医学生去医院看病,好似期末考试现场,自我诊断给医生整不会了
医学生毕竟还没有走入真正的岗位,学习的知识只能算是一些“皮毛”,面对着有经验的前辈也想隐藏一下自己,不过有时候也想试一试自己的诊断是否正确,看看有没有学艺不精。
当医生在得知你是医学生后,回答也就“惜字如金”了,基本上都是你问他答的情况,如此“自我诊断”给医生省了不少劲,有些医生见怪不怪了,但有些医生也会有错愕感,直言“你给我整不会了”。
像上面这种敢于自我诊断的医学生比较少,大部分医学生则会选择在医生面前隐藏身份,想尽办法把自己伪装成非医学生,争取不被前辈“点拨”。
可能在前面看病的时候很小心谨慎,临走的时候就会有所松懈,一句“谢谢老师”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想必当时肯定是加快步伐离开,省得被“抓”回去当面考试。
其实很多医生看上去冷冰冰的,但是当看到即将踏入医生行列的医学生,也是很喜欢去指点一二的,所以当得知你是实习医学生后,看病就变成了“小课堂”。
比如有学生因为身体不舒服去看病,结果医生一步步引导学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临走的时候还不让学生牢牢记住,想必这名学生对这次的看病经历会记忆犹新吧!
既然选择了学医,很多知识都是印在了脑子里的,尤其是去看病的时候就会脱口而出,但是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经常会想方设法地用普通人的思维介绍自己的病情。
但是毕竟是专业的医学生,很多名词的使用是潜移默化的,不经意间就流露了出来,费尽心力隐藏的身份就因为专业名词暴露了,当看到医生那微微翘起的嘴角,就知道这场“深入讨论”是免不了了。
看病也是积攒经验,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与其担忧不如大大方方学习
医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能够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那才算真正学到了,但是在还没有走入岗位之前,这些经验就要靠日常积累了。
其实很多医学生自己生病了是既开心又担忧,开心的是可以得到第一手研究资料,但是担心的是去医院看病遇到“前辈”,那些医生就秒变主考官,这种压力也很大的。
不过学生还是要正确看待这件事,如此来之不易的临床经验很难得,而且能够与前辈交流可以收获很多,所以与其紧张担忧,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和医生讨论病情,然后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笔者看来医生是一个需要高超技术水平的工作,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求精益求精,最怕“一瓶不满半瓶晃”,医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一不可。
医学专业并不轻松,想要能够走得长远,学生就要做到“高精尖”
在医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患者不会照着书生病”,所以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听多看多感受,积攒更多的病例经验,通过这些病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且随着医生走向“精英化”,学生势必要去考研读博,虽然学习周期长,但是能够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在读研读博的期间就要认真钻研,和导师学习更多的知识,好为日后发展做准备。
当然不是说进入岗位就可以松懈了,毕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学生要能够利用工作之余去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高精尖”的地步,从而承担起自己“救死扶伤”的重任。
【笔者寄语】人们都害怕去医院,医学生也不例外,只不过担忧的点不一样,他们更怕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那看病就变成了大型考试现场,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不过在笔者看来能够与前辈交流经验也是不错的机会,那么学生就“既来之则安之”,看好病学好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受益良多。
今日话题:你身边的医学生去医院看病都有过哪些尴尬经历?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