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董竹君12岁的女儿正在玩耍,突然被父亲一把揪住头发,按跪在地:“拉拉扯扯,不知羞耻!”并指着地上的剪刀和绳子,歇斯底里的吼叫:“你选一样,给我去死!
正在卧室收拾行李的董竹君闻声冲出来,一把推开丈夫,抱住女儿:“你干什么,她还是个孩子!”
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女儿这才缓过神来,扑到妈妈怀里,“哇哇”大哭起来。丈夫斜眼瞪了妻子一眼,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其实这种想来后怕的事情,已不止一次发生。董竹君一边抚摸女儿头发,一边寻思这样的日子还要不要继续。
丈夫夏之时,曾任四川总督。也曾思想进步,待人宽厚。如今两人已结婚15年,育有4女1男。可因为女儿教育问题,两人争吵不休,感情每况愈下。
丈夫反对女儿读书,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学那么多有什么用?日后找个好人家,嫁人才是该有的归宿。”
董竹君却认为:“女孩子一定要多读书,培养独立的人格,拥有自强、不依附于任何人的能力,才是女儿立足的武器。”
可董竹君是个感恩的痴情女子,因为丈夫曾救她于红楼,所以总是一次次的任由丈夫随心所欲。
董竹君家境贫苦,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女佣。但父母却倾其所有送她去读了私塾。每天诵读《孝经》让她感恩且心智成熟。
12岁时,父亲因重病无钱治疗,董竹君被迫中断6年的学习,去红楼做了3年歌女。
常来红楼秘密会谈的夏之时,此时不仅思想开化,且重情义。他帮助董竹君逃离苦海,还带她去日本留学,然后结婚生子。
但随着二革命失败和仕途失意,夏之时变得封建、古板起来,常常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乱发脾气。
重男轻女的他,更是觉得女儿多余。四个女儿出生时,她竟没有去医院看过一次,现在还嚷嚷要把她们送回老家去。
董竹君据理力争,终于同意把大女儿留下学习钢琴,但其余女儿则马上启程离开。
这不,刚把三个孩子行李打包,就看到丈夫责罚孩子。
这天,12岁的大女儿和寄居在家的文兴哲(董竹君搭救的革命遗孤)正嘻嘻哈哈的拿着毛巾,一人一头,你一下我一下的拧着水玩,却突然被父亲揪着头发,按跪在地:“拉拉扯扯,不知羞耻!”
12岁的女儿就只是单纯的玩耍,可在父亲眼里,就是大逆不道,不可饶恕。一同玩耍的文兴哲也吓得不知所措。
董竹君打包行李用的剪刀绳子,被丈夫拿来威胁孩子,“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丢人现眼,你选一样,给我去死。”
闻声冲出来的董竹君,一把推开丈夫,抱住女儿:“她才12岁,还是个孩子呀,你到底在干什么?”
丈夫斜眼瞪着妻子:“男女授受不亲,她这样拉拉扯扯,成何体统!你这样的人,能教育出怎样的孩子?”说罢气呼呼的摔门而去。
董竹君终于明白一二:也许丈夫并不是真心要女儿命,他只是在发泄对自己的不满。
他是看不起自己的,看不起她贫穷的父母,看不起她歌女的身份。
如果说此前,她是为了感恩丈夫救赎和夫妻情分选择留下,而这次,她要为女儿没有“恐惧”的将来,也为自己感情的“平等”,做个了断:带着4个女儿净身出户。
夏之时并不同意:他只不过把官场失意的情绪发泄到了妻女身上,但他对妻女的爱没有改变。
董竹君去意已决:“就此别过,各自安好吧。”
夏之时恼羞成怒:“你身无分文,如何让孩子接受教育?如果你能把她们养活养大,我就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
丈夫打心眼里的鄙视,激发了她的斗志。她硬是没要一分钱,签下分手协议。
离婚后,董竹君带着4个女儿,几经周折来到上海,生活一度陷入困顿。董竹君鼓励孩子们:“现在的苦,就是将来的甜,和我一起共度难关吧!”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4个女儿无一人掉队,独立、坚强、自信,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
大女儿夏国琼成为我国首代钢琴家;三女儿夏国瑛牵头建成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小女儿夏国璋侨居美国,成为洛杉矶市图书馆馆长。
@云读书
董竹君用她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境遇是多么的不堪,一定不能破罐子破摔。拥有独立,自强、不依附于任何人的能力,就可以无所畏惧。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是孩子们当之无愧的榜样。
1991年,已是洛杉矶市,图书馆馆长的小女儿夏国璋,寄给母亲一封信:“永远感谢您,带我们经历苦难疾苦,让我们知道艰苦奋斗,培养我们长大成人,您永远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
一直失联的儿子大明曾生气地表示:“她早已把我忘记!”殊不知母亲找寻的艰辛。好在17年后,母子得以团聚。大明日后投身革命,成为国家栋梁。
后来,董竹君倾其所有财富:锦江饭店、150000万美元存款,悉数捐给了国家。
我认为,这并不是她所有的财富,她的5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才是她的无价之宝。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云读书,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