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大学玛格丽特·麦克莱根认为,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应该从他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但固有的育儿观念则认为孩子的语言发展要从一两岁才开始,因为此时的孩子刚刚开始学着说话。
而这就是近些年越来越多说话晚孩子出现的原因之一,明明孩子的语言已经出现了问题,但不少人还是秉持着旧的育儿观念,认为孩子说话晚就是“贵人语迟”。
直到孩子各方面能力落后,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的时候,家长们才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
其实儿童的语言问题早在语言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初现端倪”,只不过有些父母将其看成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正常表现,结果就是:语言问题形成“大麻烦”,可我们却无可奈何。
一定要记住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1-3个月时,他们借助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此时的他们仅仅只能发出/a/、/o/、/m/、/p/这些简单却无意义的单音节;
4-6个月开始,孩子开始对父母的呼唤产生反应,并且能够主动寻找声音的来源;
7-9个月左右,大部分孩子开始懂得一些简单的单词的含义,一些发音也开始变得像模像样起来;
10-12个月,孩子偶尔会说出爸爸妈妈等简单的单词,会使用简单的动作来辅助表达,比如点头、摇头等等;
1-2岁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始提速,此时他们不仅可以熟练叫爸爸妈妈,还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以及和父母进行沟通。
2岁-2岁半,此时儿童进入仿音期,学会用你、我、他这类人称代词,并且还掌握大约300个词;
3-4岁时,孩子已经熟练掌握大约500个词,还可以使用带有复杂语法结构的句子进行表达,最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问“为什么”。
很多人都在疑惑,我们为什么要一再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这东西不是先天就已经存在了吗?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语言基础的发展,决定了儿童语言的“大楼”能否有多高。
儿童说话晚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这样一个概念:婴幼儿说话本来就有早晚之分,这是由生理、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比如有的孩子10个月就能叫爸爸妈妈了,有的孩子15个月才能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汇。
那么儿童说话晚又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认为“儿童说话晚”可能是由于语言发展速度太慢或后天教育失当所造成的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就是儿童语言水平较同龄儿童落后6个月或以上。
所以,说话晚其实是一种存在的语言障碍!
在以前,很多人喜欢为“说话晚”的宝宝开脱,比如有的老人认为说话晚是贵人语迟,这说明孩子以后有大出息。但是,有大出息的孩子很少,问题愈发严重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多。
尽管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各种科学的育儿方式才被广大父母所学习和认可,但是,仍有很多人对语言这一块的关注度处于低谷。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语言发育迟缓就是导致儿童说话晚的“主要凶手”之一。
根据美国儿科协会的统计,儿童在2岁时有语言发育迟缓迹象的概率约为10%-15%,三岁后虽然有所下降,但发生率仍然高达10%以上。
我国语迟儿童的发生率看似较低(6%左右),但孩子的未来不能拿来赌博,因为我们不能保证,自家孩子就是运气好的那一个。况且,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和运气并不相关,更多的是有赖于抚养人所采取的育儿方式。
南京中心专家这样说
近些年,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和育儿音视频的盛行,很多家长认为完全可以把孩子交给手机、平板。反正他们毕业这么多年也记不得多少汉语拼音了,这样做还方便省事一些。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电子产品带来的单一语言刺激和同质化的音视频会对孩子的语言造成多少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过早接受双语教育、家庭环境过于复杂、亲子间缺少足够的沟通等等原因都正在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现在是说话晚,可将来很可能是智力的落后、低下,甚至是智力的损伤。
呆滞、反应能力差、行动能力受限、语言逻辑混乱等等都是深受语言问题影响的儿童表现。那些外表看起来健康的孩子,其实里面充斥着越来越多麻烦的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一开始落后半年以上的语言表达,到后面智力的永久性损伤,这期间本来有可以接受语言矫正训练的机会,却为何被屡次错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