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儿童在游泳池感染腺病毒,业内人:有泳池几月不换水,靠药剂压制细菌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逸菲 实习生 李佳子/文 部分由景区供图

你常去的游泳池脏吗?多久换一次水?池中有絮状物吗?水质是否清澈?是否有异味?

2022年7月25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乐山市沙湾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告,当地有孩子在一游泳馆游泳后出现发烧等症状,初判这是一起由腺病毒引起的疾病。

游泳池、水上乐园等降温解暑场所,成为夏季“香饽饽”,可最近,玩水后疾病频出,除腺病毒引发的高热,疹子、尿路感染、妇科病等疾病也不少。有业内人士透露,游泳馆两三个月不全换水十分常见,依靠的就是循环净水系统和各类药剂,勤换水意味着较大的成本,“除非出事,有关部门才来检查。”

【近几年,部分地区腺病毒发病增多】

最近,全国各地不少泳池、水上乐园上了“黑名单”。

7月下旬,四川省什邡市通报了一起泳池关联的腺病毒感染事件,接到被感染儿童的家长投诉后,什邡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突袭抽检,采集了该游泳池内的水样,检测报告显示,该游泳馆样本尿素和细菌总数两项均超国家标准要求。

无独有偶,没过几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局发布通告,当地有孩子在一游泳馆游泳后出现发烧等症状,初判这是一起由腺病毒引起的疾病。

不仅是游泳池,今年夏季,互联网上不少对室内外水上乐园、游泳池的控诉,有人自从前几年在水上乐园游玩过后,每年夏天皮肤都会长红色斑块;有社交媒体博主反映,自己玩水后患尿路感染;7月29日,安徽合肥一家长投诉,称孩子所在幼儿园举行“水上大战”后,班内十几名幼儿陆续出现发烧、呕吐、眼睛红等症状,经检查确认感染腺病毒。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一份《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中提到,2019年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儿童腺病毒肺炎病例与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介绍,其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

河南省疾控中心环境卫生研究室的主管医师杨似玉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粪口途径、眼结膜接触途径进行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都可传播到空气当中,用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再直接接触口鼻,吸入气溶胶,都有可能引发感染,而腺病毒污染的水传播,一般发生在人群密集区,像医院、托幼机构、公共泳池。”

【消毒剂可灭腺病毒】

公共用水和水上乐园水,属于娱乐用水,暴露到娱乐用水导致的疾病,也称娱乐用水疾病。

杨似玉介绍,这些都可能引起呼吸道、肠道、脑膜炎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一些致病性细菌、病毒、原虫所导致的传染病可对人体健康导致一定威胁。这些病毒通过饮水途径感染占比较大,还有就是吸入途径,比如吸入在娱乐用水中产生的水汽和水雾。”

“腺病毒对温度较为敏感,56℃就会失活。游泳池内温度低,腺病毒会停留一段时间,通过各种渠道的接触就会导致感染。”杨似玉说,“泳池严格消毒,保证卫生状况。中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比如二氧化氯、漂白粉、84均可有效杀灭病毒。”

根据报道,有病毒学家表示,泳池发生腺病毒感染,完全是人祸,“腺病毒对氯很敏感,因此,含氯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十分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年刊载的《某游泳池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调查及病原学检测》也提到,暑假游泳培训班大多超负荷运转,加上营业性游泳池的卫生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水质检测合格率总体偏低。

事实的确如此,正值暑期,不少家长给孩子报班学习游泳,“最开始报名时,看着水池还挺干净。”郑州市一位家长说,游泳馆的工作人员说,泳池有过滤循环系统,每晚也会对泳池进行药物杀菌消毒,每半月换一次水。

“说是这样说,具体怎么操作,我们就不知道了。”这位家长说,孩子回家反馈,学习期间,很少有小朋友到泳池外上厕所,“是否有孩子在泳池内撒尿,我们也不知道,关键这也不好管。”

【泳池靠药物清洁,不靠勤换水】

一个半标准泳池,25*16*2米的,蓄满水,最少需要几千块的水成本。

但作为一个泳池,要做的不止这些,泳池必备的净水循环系统、加热系统,各种药剂:消毒剂、絮凝剂、杀藻剂、PH调节剂等等,全部算下来,那可就多了。

一位在上海从事泳池水药剂贸易的工作人员解释,泳池水处理净化一般通过混凝、澄清、吸池、消毒和循环过滤,不同药剂针对清理的重点不同,“比如混凝是利用铝盐、铁盐、高分子等混凝剂与水中杂质作用生成大颗粒沉淀,然后通过吸污过滤予以除去;澄清是通过混凝剂作用形成的大颗粒在游泳池内静止分离,沉淀物沉在池底,上层得到澄清。”

“泳池如果变绿,说明水下出现青苔,需要用硫酸铜预防;泳池变黑可能是加新水后没有过滤,需要马上开循环系统。”工作人员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业内人士高华对记者说,其所在的半标准泳池,每天撒药、净化系统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要二三百元,“撒药清洁过滤后,要对泳池水质进行酸碱度测试,维持一个正常范围。”

完全换水的成本很高,高华曾在几家游泳馆工作过,发现两三个月不进行全换水的现象较为普遍,“从换水、蓄水、加热、撒药……整个过程最长可以花费3-4天,一旦换水,意味着当天泳池不能使用,产生不了收入。”高华说,依旧以半标准泳池举例,一晚上连夜放水、蓄水和加热,不影响第二天早上营业,基本很难做到。

夏季,很多游泳班班次密度大,不愿意专门为换水,而影响教学进度。但为了招生,打出泳池干净的招牌,一些工作人员会说,游泳池一周就能换一次水,“基本都是放掉一部分水,再加一部分新水,当然,高端游泳馆可能会好一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泳池水安全标准难控】

夏季的泳池,因为人员密度大,按理说,泳池的循环过滤系统应该一直开启,“泳池在没人净水的状态下可以看到涌动,基本上是开了循环过滤系统;有人的状态,如果泳池边有冒泡,也是开了系统。”高华说。

原卫生部发布的《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建议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则每小时测一次。

“即使测量了又怎样?”高华说,“正常营业时间,游泳馆都是人,即使余氯不达标,游泳馆也不可能清场撒药再营业,生意还怎么做?”

游泳馆对水质问题的态度,更多依赖自觉。高华坦诚,游泳馆一般只会在相关部门要求下,将泳池水样提供给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检验,之后提供质检报告。

记者以泳池管理者的身份,向北京一家水质检验第三方机构了解情况,对方说,从寄样、到样、安排实验,基本需要7-10天,确认电子版报告后,再生成正式版报告,“如果水样是城市自来水,一般都没有问题。”

但这样的检测报告也很好作弊,“有人接一瓶水样,倒半瓶、再加半瓶清水,另外加药,这种情况不是没有。”高华说,“走个过场而已,只要不出事,相关部门一般不会来抽检。”

“泳池水的安全很难把控。”高华分析,人员密度、个人卫生习惯、药物投放、循环过滤,都会根据现实情况有实时变化,再加上商家对成本的把控……“对于管理方而言,更增加了难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