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武汉大学缪爽教授
荣获华人数学最高奖
7月31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三大奖项:ICCM数学奖、陈省身奖和约翰·科茨国际合作奖(原ICCM国际合作奖),并首次颁发ICCM数学贡献奖。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缪爽获得ICCM数学银奖。本人提供
36岁的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缪爽获得ICCM数学银奖,以表彰他对流体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问题作出的重要贡献。缪爽教授也成为武汉地区高校获该奖项第一人。
“这份荣誉是一个新的起点”
8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缪爽教授说:“获得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缪爽的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这类方程可以描述诸多重要的物理对象,小到基本粒子的结构,大到天体的运行规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电磁理论和空气动力学等。
缪爽教授在查阅资料。本人提供
“这个说起来比较专业,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缪爽解释,比如两个相距万里的人打电话互相能听到,这是因为电磁波的传播,而描述电磁波传播的规律就需要用到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再比如,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这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这同样也是偏微分方程所描述的对象。
在缪爽看来,“生活中一切都与数学有关,数学随处可见,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缪爽教授在学习中。本人提供
学数学不需大量刷题
选择数学之路,其实也是偶然。缪爽在小学中学时,就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等到上大学时,遇到比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他会选择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有时,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有多种方式,甚至不同书籍讲述同一个概念时,也会有不同思路。缪爽会反复思考,也会向同学同事老师请教,听听别人的看法,有了一定积累之后,然后会豁然开朗,“那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缪爽教授的板书。本人提供
在缪爽看来,学习数学需要做题,但并不是无针对性的反复刷题做无用功,而是在做题的基础之上多思考多跟同学和老师讨论,从而真正理解消化课本上的概念和定理。
ICCM数学奖,原名晨兴数学奖,在1998年首次颁发,是世界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表彰45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以及在促进数学事业发展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华人数学家。
截至2021年底,共授予数学金奖21位、授予数学银奖35位。在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今年1月正式回国任教的北京大学丁剑荣获金奖,武汉大学缪爽、清华大学吴昊等5人获得银奖。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由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于1998年发起设立,旨在加强海内外华人数学家的联系,促进中国数学和世界数学科学共同发展,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胡义华 实习生李瑶 视频:制作实习生伍佳仪 编辑:喻鑫 校对:王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