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我的教养方式一直是以指责、打击、否定或嘲讽为主

本文由“我在广东写故事”(ilove-style)原创。

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五星写手。

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王姐花了很大的心血去教导和陪伴儿子学习,终于把他送进了重点高中。

可是她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自从儿子上高中开启寄宿生活之后,跟她的关系明显疏远了。

儿子很少有主动打电话或发信息给王姐,就算是王姐主动联系他,他也是说几句就匆忙挂了电话,信息也是简短地回复。

起初儿子是每个周末都会回家一趟,时间久了,就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回一次。理由不是因为学业紧张,就是因为跟同学有约。

老公安慰她说,孩子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有了自己的世界,就不会粘着爸爸妈妈了,叫她不要多心。

王姐想想也是,联系少点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每天关注儿子的朋友圈动态,知道他生活得好,也就心安了。

可问题是,儿子一个月也没发几条动态。王姐跟他说了几次,让他有空就多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让妈知道你在干什么。

儿子说学业忙,哪有时间和心思发这些。

王姐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也不好说什么,儿子这个阶段毕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直到有一天,王姐出去逛街买衣服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儿子初中时的一个女同学,以前见过两三次,所以有点印象。

那位女同学也认出了王姐,于是热情地跟王姐打了招呼,寒暄了几句。

女同学说,自己没考上高中,年龄又小,只好暂时到妈妈的服装店里帮忙看店。然后对王姐就是一连串的赞美和羡慕,说她培养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看他朋友圈最近还获得了英语竞赛的大奖……

王姐听着赞美的话,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可等听到英语竞赛获奖的事时,她一脸的疑惑,啥时候的事?我怎么没听说过?

女同学以为王姐平时太忙,没留意到,于是就拿出手机翻开了王姐儿子的朋友圈,指给王姐看。

王姐一看吓一跳,原来自己儿子一直都有在朋友圈发动态的,但是她却只能看到寥寥数条。原来是儿子设置分组可见了。

王姐心里那个气啊,但又不好当场发作,让人笑话,于是跟那女生客套了几句就告别了。

回到家后,王姐把这事跟老公说了。她老公虽然也感到诧异,但是很快也释然了,他还是那句,儿子长大了,就有了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隐私,不一定是事事都要跟父母分享的。

但是王姐气不过,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还会在朋友圈屏蔽她。

等到了晚上,估摸着儿子该下课回宿舍了,王姐就直接打电话过去,质问儿子为什么要屏蔽自己,有什么事是不能让我知道的?

儿子貌似早就预料到总会有这么一刻的,也早就准备好了应答的方案,所以表现得很淡定,说,妈妈你太敏感了,我不是故意的,应该是我之前设置了分组,不小心选择了分组可见,所以之后每次发动态的时候,系统就默认了……

王姐显然对这回答是不满意的,

“你说你朋友圈是不小心被系统默认了,我信了!那你说说,英语竞赛获奖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打电话跟我说?就不能让我分享一下你的成功和喜悦吗?”

儿子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地说:“跟您说了您会替我高兴吗?从小到大,我哪次获奖、哪次有进步,您是有鼓励或夸奖过我的?我印象中没有。所以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让您满意、让您骄傲的了……”

听到这些,王姐如当头一棒。她一直以为自己跟儿子之间的感情是深厚且牢不可破的,她也一直以为自己是儿子最信任、最可靠的人,没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个尴尬局面。

王姐回想了一下儿子的话,她才发现,自己确实很少有说过鼓励和夸奖他的话。小时候儿子从学校拿着奖状回来,兴高采烈地跟自己炫耀的时候,自己只会说,“又不是考了第一名,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下次争取考个第一名回来再跟我显摆”。

又或者是说,“就算是全班第一名,又不是全年级第一名。哪怕得了全年级第一名,你跟全市、全省第一名,也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什么好骄傲的?还得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当儿子在一些基础题上犯错了,王姐就会大发雷霆,骂他总是这么粗心大意,以后难成大器。

当儿子说自己的目标是清华北大的时候,王姐就说,“就你这个成绩,也想考清华北大?能上一本我跟你爸就阿弥陀佛了。”

王姐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心里并不是真的对儿子不满意,她只是不想儿子因此而骄傲自满,希望儿子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可以再接再厉。

可是在儿子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他只知道,自己的优秀,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表扬;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自己的梦想,竟然被自己的母亲嘲讽和否定了。

父母对他的教养方式,永远是以指责、打击、否定或嘲讽为主。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他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就算他实际表现是优秀的,但是内心也是压抑、敏感和自卑的,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够好,不够完美,害怕被人批评和指责。

另一方面,他对父母的信任度也在下降。因为没有人会在不断地被指责、打击、否定和嘲讽中得到温暖和快乐。

所以,一有机会,他就想逃离这个家庭,跟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自己有喘气的空间。

王姐的操作,并不是个例。貌似我们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教养方式,难听的话说尽,依然觉得自己是真心爱孩子、为孩子好的。

孩子又不是牛和驴,咋可能靠打和骂来驯养呢?

(文章由真实故事改编,切勿对号入座!)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多歧可贵,不取苟同。

欢迎点评,与世界分享你的思考和知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父母 朋友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