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这个群体,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
它指的是那些明明有工作能力,却不愿意工作,成天在家压榨父母,靠父母接济的人。一提起这个词,大家总觉得是发生在80、90后身上。
实际上,“啃老”在70后群体中也不少见,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首批“啃老族”。如今已经过去几十年,这批“啃老先锋”已迈入中年,被啃的父母已接连老去。
无人可啃的他们,如今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首批“啃老族”如今过得咋样?
上周末带着孩子回老家,看到一位中年男性在垃圾桶附近拾荒。
女儿故意模仿我的语气,指着弟弟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要像他一样捡垃圾。“
我揶揄了女儿一顿,把视线投向了垃圾桶旁边的那位“流浪汉”,猛然发现,这不是县城里赫赫有名的”小少爷“嘛!他可是首批“啃老族”的一员。
“小少爷”,人如其名,整个县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小康家庭中成长,又是家中独子,被家人宠得无法无天,恨不得在县城里横着走。
还记得小少爷有句名言:“宁愿饿死,绝不打工。”每逢被人冠以“啃老族”的名头,他反以为荣,觉得“有老可啃”挺拉风。
当初那个心比天高的少年,为何如今沦落到靠拾荒为生呢?
我回家跟母亲讨论起这件事,母亲直叹气,“他呀!也是个可怜人,前半辈子啃老,后半辈子赎罪……”
原来,小少爷的父母已经离世,可他自己又没啥本事,把父母的积蓄败光了不说,老婆也带着孩子跑了,他身无分文差点饿死,只能靠捡垃圾为生。
听完小少爷的遭遇,顿时有些感慨,或许还真应了那句话“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年轻时享受的“福”,偷过的“懒”,总有一天要被讨回去。
这些“啃老族”,虽然“啃老”的理由五花八门,但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同一个:一旦父母不在,就很难支撑起家庭,最后悔不当初。
任由孩子啃老,几个隐患接连涌现
中国父母有句名言:“再苦不能苦孩子。”
他们习惯性地为孩子们铺好路,即使发现孩子“啃老”,也不忍孩子受苦,心甘情愿被“啃”,“谁让他是我孩子呢!”这是父母的惯性思维。
然而,如果一直放任下去,往往就是在给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埋下一堆隐患。
1、能力低下,难以在社会生存
教育家马卡连珂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就如同上文中所提到的小少爷一样,从小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养成了向父母伸手的思维定势,遇上事情都想着躲避,未来往往难以在社会生存。
2、容易破罐子破摔,没有个人追求
这也是“啃老族”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育专家认为:啃老族往往是拒绝长大、拒绝“断奶”的,他们的生理年龄虽然已经足够大,但心理上却始终像个小孩子。
这类人往往没有与命运中的苦难抗争的勇气,不求上进、责任心差,而且难以走出家庭的庇护,一旦遭遇到打击,就容易破罐子破摔。
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发现现实中的职场生活与理想中的有出入,便会以“太辛苦”、“太累”等为理由,拒绝工作,结果最后一事无成。
现在有些大学生就业困难,刚实习一段时间就又想着逃避现实去考研,或者回家啃老,除了与大环境有关以外,其实还与他们的“啃老思维”相关,孩子总觉得自己有路可退。
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为”啃老族“?
1、父母自身做好榜样
俗话说得好:“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如果你们不想孩子以后成为“啃老族”,就要给他们做好榜样,平日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想着伸手让别人帮忙。有些父母本身就总想着“啃老”、“啃小”,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没有理想和抱负,你们的思维模式往往容易带歪孩子。
2、不要放纵孩子
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一提出要求,就立刻满足,结果非但没让孩子学会感恩,还养出了一头“白眼狼”,导致孩子们习惯性地向别人索取,只要不满足就哭闹,这往往就是日后“啃老”的前兆。
3、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跌倒
人这一生,多多少少都要经历无数次跌倒,正是这一次次的挫折,磨砺了一个人的心志,使其独立坚强,越挫越勇。
作为父母,我们没办法一辈子保护孩子,他们终究要独立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所以要学会用平常心来看到孩子的跌倒,如果你们现在舍不得让他们吃苦,他们未来就会吃更多的苦。
【今日话题】你周围有“啃老族”吗?他们的生活过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