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们应该都清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属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是备受关注的两个科研基金项目;只要能获得两基金中的其一,不仅意味着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能力成果得到了社会肯定,也意味着向两院院士殿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更是一种头衔象征,实力象征。
很多网友不清楚杰青和优青的区别;通俗理解,国家层面的科研荣誉,院士高于杰青高于优青高于千青,优青也被称呼为“小杰青”,大家可以认为它俩就是“985与211高校的关系”,虽然二者的区别是有的,比如杰青的对象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优青则限制在男40岁女38岁;但二者的初衷基本是一样,就是为了促进国家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成长,培养科研优秀人才;99%的杰青工作者去高校基本就是教授,而优青基本就是副教授,大概就这么理解。
近期随着2022年国家杰青和优青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布,已经有36所高校先后传出了获批的好消息,下面就和小范一起看看这份名单吧(名单不全,欢迎补充,毕竟还有很多高校还没有公布准确的获批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到,西安交通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杰青优青项目总数都突破了10个,其中厦门杰青的数量最多,高达5个;其次是吉林大学的4个杰青;双非高校广东工业大学获得5个优青项目,福建师范大学获得2个杰青项目,福建农林大学获得2个优青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在2022年的杰青优青项目上都获得了新的突破;比如安徽建筑大学迎来建校史上的首位“杰青”,则是副校长蔡国军教授,他长期在东南大学任教,去年调任安徽建筑大学时,年龄刚满45岁,他的到任对安徽建筑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科有了历史性的意义。
一所高校的学科质量就是科研质量,而科研人才是重中之重,“杰青”与“优青”便是其运作核心,尤其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杰青优青”俨然就是学科带头人了,如果能够资源侧重投入,培养出属于自己母校的院士,那是何等的风光霸气呢?
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期待关注,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