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孩子一直沉默寡言,多方助力未果,数年后成为栋梁之才

三国时期,蜀地有个姓先名东来的读书人,娶马氏为妻。夫妻二人近四十岁时才得子,取名叫先海生。由于是中年得子,先东来与妻子马氏将儿子视为掌上明珠,除了倍加关爱,还指望着儿子能好好读书,将来能光宗耀祖。

然而,也许是先海生先天有所不足,是个天生内向,不怎么欢喜快乐的孩子,一直到了上学堂的年龄时,他还保持着一副沉默寡言,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状态。不过,先海生的聪明好学还是令父母欣慰的,于是他们就按时将先海生送进了离家较近的学堂。

先海生虽然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他用自己的沉默来和同学们相处,用自己的读书行动来回应先生的教导。可是,先生和同学们似乎对如此聪明用功的先海生有着别样的特殊要求,总是执着地希望他能融入小小学堂这个集体。

为了能让先海生有所改变,先生也想了不少办法,课堂上有意提问先海生,课后有意留下先海生,和他进行课外交流,先生还特意安排有热心的同学与先海生结伴……然而,先生和同学们的努力却没有让先海生发生丝毫改变,当先生提问时,先海生仍是一声不吭,课后的交流也是勉为其难,而与同学的结伴,也没有令沉默寡言的先海生多开口讲话。无奈之下,先生就将先海生的父亲叫到了学堂,并声称他的儿子性格有缺陷,建议家人将儿子领回去,先找郎中治病。

这天离开学堂回到家里后,先东来生平第一次严厉地训斥了儿子:“你这个孩子,除了养猫、养狗、捉虫子,就都什么也不会,也什么心都不操,和父母不说话,和老师也不交流,那你以后怎么办?你这样下去,别说是指望你光宗耀祖了,我们都觉得没脸了,你这是辱没我们这个家族……”

先东来说的很严厉,甚至有些过头,先海生委屈地流下了眼泪,可是,等先东来的训斥刚过了一小会儿,先海生就又一个人跑到屋后的花园里,去看花草小虫,逗猫逗狗去了。这些事儿对于先海生来说,除了他亲爱的母亲,就是唯一能带给他安慰的。因为自从上学后,先生不怎么待见他,同学们还讥笑他,而先前疼爱他的父亲也训斥了他。

再说先东来的妻子,先海生的母亲马氏,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在近40岁时为先家生下了儿子先海生,并且自从儿子出生后,就一直细心地照料着。马氏从来不为儿子的沉默寡言而着急,也从来不理会别人对儿子的奚落。在马氏的心里,她坚信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并且,她还执着地认为儿子虽然沉默寡言,但在其他方面肯定有长处,而当下只是欠缺一个发现他的长处和优点的人而已。

所以,马氏就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着、护佑着儿子,对于丈夫先东来的冷言冷眼,马氏也是从不往心里去,以至于先东来很不屑地对她说:“你这样对儿子只是怜悯,而不是好的教育;你这样做,会毁了他的一生!”但是不管怎么着,马氏就是固执地安慰和鼓励着儿子。

马氏不但用言语支持,她还用行动支持,她鼓励儿子到花园中去,鼓励儿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行动,而且也任由儿子目不转睛地观察那些花花草草,蚂蚁飞虫,这在马氏看来,自己的儿子这么用心于这些事物,必定有他自己的想法,或者这就是上天的安排,让儿子生下来就如此地专注于观察。

其实,小小的先海生在某些方面的确有着过人之处,比如他总是能比其他孩子更快地辨认出各种不同的花草,总能回答出马氏都认为比较难以回答而且刁钻古怪的问题。而在先生和同学面前,先海生虽然沉默,但他却也从来不调皮捣蛋,更不会像那些性格活泼,淘气好动的孩子,去惹是生非。

不过,虽然先海生能让母亲耐心看待,但父亲却对于妻子马氏的做法一直坚决反对。先东来固执地认为,妻子马氏这种怜悯对儿子的成长毫无益处。不过,幸好马氏始终坚定地支持儿子,也认定儿子当下沉默寡言的行为是必有原因,而且是暂时的,所以她就仍然坚持守护着儿子。

在母亲的护佑下,先海生继续着他的沉默寡言,但随着他的长大,从来不惹事,也一直用心读书的他,功课做得越来越好,加上父亲先东来也因为儿子读书还算用功,也就接受了他的沉默寡言,好好培养他读书。而教先海生读书的先生,以及他的同学,也慢慢地接受了先海生的沉默寡言和格格不入。

忽忽十多年过去,先海生长成了一个十六岁的英俊小伙,父母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就把他送到一所更大学堂里读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许是换了个新环境,也许是到了开窍的年龄,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到了大学堂读书不久的先海生,忽然有一天就愿意多说话了。这一天,从学堂回家后,先海生和父母说了好长一阵子的话,他所说的事,父亲先东来不知道,母亲马氏也没有听说过,但作为父母却很欣慰,因为这一天,儿子先海生主动说话了,而且说的时间很长,还说了许多话。

此后,一旦开口了的先海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已经满腹经纶,而且善于观察的他,说出来的话大多时候与常人不同,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同一般。几年后,先海生的名气传了出来,不久就成为了蜀地的栋梁之才。

读而有悟: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一项独特的使命来到世上的,但由于这项使命神秘莫测,很多人终生都未能知晓其内容,更没有完成。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使命,并树立起完成这项使命的信心,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