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学子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品尝红军茶、挖掘红色故事、追溯红色记忆……日前,华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一路向东”队来到了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大学生们感受到了百年革命历史的温度和老区振兴发展的脉搏。他们对话干部群众、烈士后人,学习领悟高潭精神内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起当时代责任。

擦亮“红色名片”,激活老区发展原动力

红色,是高潭最亮的底色。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之一。作为东江革命斗争的发祥地之一,惠东县高潭镇被誉为“东江红都”。革命硝烟散尽,进入新时代,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老区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潭镇党委书记刘文区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优秀校友。刘文区在与队员们交流时表示,高潭将弘扬高潭精神,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队员们了解到,高潭将以红军路为主线,将9个村(社区)进行串联,打造“东江红都·研学胜地”25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时,为了拓宽甘溪村红色旅游的前景,高潭镇全力推进鹰光公路单改双拓宽工程,工程预计今年10月竣工。山区群众“出行难”的困扰有望破解,“堵心路”有望变成“致富路”。

老区红火的发展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返乡创业就业。在高潭镇的一处山野,满山的蜜柚树硕果累累。好彩蜜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罗永阳带队员们参观了蜜柚园。罗永阳是高潭镇的村民,早年在外打工,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回乡,开了这家生态农场。

在群山环绕之间,拔地而起东江干部学院已经成为当地的新地标。高潭镇依托东江干部学院这一平台,带动经济发展,为老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镇长李东明与队员们交谈时提到,高潭镇正在大力推广“东江红都”品牌,提升高潭红色文化魅力。目前,高潭镇积极打造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带动老区人民增收致富。不仅如此,当地还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水”产业,如中洞抽水蓄能电站、温泉业态、高潭酒厂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讲好百年红色故事,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通过实地探访,队员们目睹了老区的新面貌,感受到了老区焕发的新活力。而发生在这座山区小镇的百年红色故事也走进了这群大学生的心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高潭镇上最为热闹的马克思街,“三下乡”的队员们走访了广隆号店铺,聆听了店主林源森和这间店铺背后的故事。

1930年,高潭的农民运动陷入低潮,广隆号主人林来荣以做生意作为掩护,接应红军转移,同时转运革命物资和传递情报等。抗战爆发后,年轻的林海亭接过祖父林来荣的接力棒,成为一名东纵战士,继续传递抗日情报,转运抗战物资,直至新中国成立。

在中洞村红军茶馆中,店主戴木贵邀请队员们品尝着咸香清新的红军茶,并将红军茶的故事娓娓道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红军茶又名擂茶、咸茶,是山区人民劳作之余的辅食,甚至是主食。当年红军进入中洞时,当地人用自家最常喝的咸茶来招待战士们。后人为了纪念这段革命斗争历史,将中洞咸茶称为“红军茶”。

戴木贵是烈士戴焕其的后人,早年在外打工,2016年回乡创业,在惠东高潭游客“热门打卡点”百庆楼旁的老宅开起了茶馆。他既是在做茶,也是在传承一种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林源森、戴木贵等人的讲述,队员们重温了高潭百年革命历史,对高潭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队员们表示,要赓续历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自己的精彩。

【记者】谢志清

【通讯员】华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一路向东”队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