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朋友在一家外资工厂里干了十几年,从一个小小的工人干到如今依然还是一个小小的工人,现在疫情隔三差五地袭来,工厂停了又开,开了又停,好多人都选择了离职,但就是这位朋友,打死也不愿离职。
我起初认为他是纯粹的好吃懒做惯了,年纪越大,越喜欢待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舒适圈里,不愿意走出来了,因此打心底里讲,我挺反感他的。
后来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就非常隐晦地问他,现在疫情各行各业收入都在下滑,你们那里感觉如何呢?
他漫不经心地说,也还好吧,只要公司不倒闭,对我来说影响其实都不大。
我看了看他,鼓起勇气说到,现在疫情影响严重,那里应该也没什么加班吧?为什么不干脆换个行业辞职另找班上呢?
朋友想都没想,直接告诉我说,我能找什么班上呢?要能力没能力,要技术没技术,要学历没学历,现在一把年纪了,贸然辞职,我说真心话,我可能找不到比这个厂还要好的工厂了。
我沉默了一下,心里仔细想了想,不由得感叹,朋友说的也的确是实话。
朋友这家厂是合资厂,每年有十五天的年假,上四天休息一天,除了转班比较频繁之外,这家工厂请年假、病假、事假都很好请,福利待遇也很好,工作环境和食堂的味道也非常不错,各种条件相加,似乎在这座偌大的城市,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工厂了。
我们总是说人应该学会走出舒适圈,学会去适应新环境,这样自己的能力才能够越来越高,越来越强,才能够抵抗更多的不确定性。
但我们好像忘记了,人类自从进入到几千年来的农耕时代以来,一直都过着非常原始的土地在哪里,人就在哪里的生活,没有新环境,祖祖辈辈都是舒适圈,除了战争和饥荒,我们几乎不会离开故居一步。
而在一个现代社会下,走出舒适圈,适应新环境,又谈何容易?
你要面对竞争、面对淘汰、适应新环境、新的能力、新的人际关系,这些种种成本,已经不能用舒适圈三个字就能够形容的。
如果走出舒适圈的代价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是收入减少,是心态受到影响,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圈?
在一家公司待得越久,你对这家公司就越有感情,客户、同事、上司、领导、资源,甚至就连公司的一张桌子板凳,你都无比熟悉,在这种熟悉的环境下做事,反而会感到更踏实。
人的天性是什么?是向往熟悉,向往熟人社会的,一个新的环境需要极高的学习成本和适应成本,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现在的收入下降一点,前景黯淡一点,若非没有十足把握,谁也不敢轻易说离职。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越来越不确定的当下,疫情时代辞职,不是舒适圈,而是风险圈。
除了疫情和离职本身所要承担的风险之外,另一个不敢轻易离职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前景,或者说自己的职业生涯。
过去我们之所以会推崇辞职跳槽,大概率还是因为那个时期跳槽的机会成本更大,能够借助跳槽实现薪资的增长甚至是翻番,这些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一个行业发展初期,市场不断扩大,大家都在争夺市场,随即人力成本也会大幅上涨,各大公司都在争相抢夺各个岗位的人才,那时候跳槽所获得的收益无疑是巨大的。
但现在变得不同了。
当教培行业、互联网行业、房地产行业都开始进入存量时代的时候,在一家公司待的时间越久,反而说明你越安全,反而能够说明你本身的价值,而那些轻易离职的人,反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一个时代下,公司的应对方式不同,连带着的,员工就要学会不同的生存方式。
在今天,华为的任正非都要高喊“活下去”,腾讯都在降本增效,大家都在缩减开支,此时你如果选择离职,大概率是不会被其他更好的公司将你收入麾下的,除非你特别优秀。
资本寒冬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公司的增长有限,也同样意味着员工自身的发展潜力和薪资增长速度也会变得有限起来。
这个时候比拼的就不再是跳槽了,这个时代比拼的就是每个人的耐心,以及对现有公司的依存度,你的耐心越高,就越是能够熬过寒冬,等待春天的来临,你越是耐不住想要辞职想要跳槽,反而有可能面临失业的困境。
别的数据就不说了,仅仅青年失业率近20%,就足以看得出来,今年对于想要离职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是踏踏实实待在原公司,且待的时间越久越好。
在今天,跳槽不是本事,今天的本事是你在一家公司待的时间足够久,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今天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养一个“闲人”,你能够在一家公司待得越久,本质上已经能够说明你的个人能力如何。
疫情何时退却,如今还是一个大问题,既然如此,保守才是我们的首要选择。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