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明天就回老家,再也不来了!孩子你自己带吧!”
在孩子成长的这三年时间里,这句话妈妈不知道说过多少次,说完后,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阳台的角落里,暗自垂泪。
而看到妈妈的这个样子,尤其是看到她日渐花白的头发,我的心里也是格外难受。
有了女儿后,妈妈心疼我的不容易,主动放弃了在老家安逸的退休生活,过来给我带孩子。
对此,我是感恩的,毕竟,对于一个年迈的老人来说,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远离熟悉的生活和圈子,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的确很难。
时间长了,矛盾渐生。
妈妈太惯着孩子,给孩子吃零食、喝饮料,孩子也养成了不少的坏毛病,不好好吃饭,不按时睡觉,固执任性,稍微一说就嚎啕大哭。
争吵,换来的,是心累。
在孩子的抚养问题上,有心理学家将孩子与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两种:
•邻代抚养:是由孩子的父母抚养。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牢固的安全联结,获取物质需要、情感满足,以及安全感。
•隔代抚养:是由老人抚养。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家长工作忙,精力不足,照顾孩子的重任就会落到老人身上。
原本的“隔代帮忙”慢慢的变成了“隔代抚养”,矛盾也由此而产生。
其实,隔代抚养虽然必不可少,但它永远不能替代邻代抚养。
教育孩子,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02 从小没有和父母生活的孩子冷漠而疏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小时候长期没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
一位网友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薄情。
体会不到别人说的关于爱情的激烈、友情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也不爱主动联系谁,觉得一个人挺好。
什么东西都可有可无,讨厌热闹,甚至感觉自己和外界格格不入。
冷漠、疏离、自卑、缺乏安全感......是这些从小与父母隔离的孩子身上抹不去的伤疤。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不爱、不表现爱、不表现足够的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成年后也无法形成健康的情感关系。
作家王朔,在文坛上纵横江湖,却一直困在和母亲的关系而始终无法与自己和解。
曾经,在一个节目中,心理学家在现场让王朔在孙悟空、匹诺曹和哪吒这三个动画人物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形象时,王朔给出的答案是:哪吒。
他颇为激动地说出了理由:
“我选哪吒是因为哪吒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让他死,他说你不就是生我吗?我把我的生命还给你。我喜欢这个。我不欠你行吗?你们对我有什么权力呀?”
在写给女儿的《致女儿书》中,王朔直言: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王朔小的时候,没有能够在母亲的呵护中成长。
在他年仅一岁半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了保育院,过着集体生活,每两三个星期可以回家一次。
与母亲的长久分离,让王朔在最初的成长中,失去了家庭这个原本温馨的心灵栖息地。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生的。
母爱的缺失,成了王朔一生最深的伤痛,即使后来他与母亲和解了,但那段无法挽回的岁月,还是成了他不忍回视的痛苦。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隔代抚养,隔开了生命间的联结。
没能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无异于父母双全的心灵孤儿。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注定冷漠而疏离。
03 孩子和老人亲只不过是渴求安全依恋的必然结果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每天一下班就赶回家陪孩子,可为什么孩子还是和老人亲?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发展心理学家玛莉·安斯沃斯做了一个陌生情境实验。
他们将一个婴儿带到了一个不熟悉的,摆满玩具的房间里,然后观察当母亲在身边时、陌生人进来且母亲离开时,和母亲重新回到房间时,孩子的反应。
最终,经过分析,她将孩子的反应分为四类:
·安全型依恋:母亲离开时会难过,回来时会去接近和感到快乐;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时不会关注,离开时没情绪变化,再次回来也不会去寻找;
·拒绝型依恋:母亲离开时会大哭,回来会生气会打推;
·紊乱型依恋:母亲在时会不安,不在时会找,回来了会跑开或突然哭泣。
安斯沃斯指出,安全性依恋的孩子把妈妈当作了安全堡垒,他们会从妈妈身上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而其他类型的孩子,因为安全感的缺失,对于陌生的、新鲜的事情会表现出担忧和害怕。
也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获取安全感。
陪伴他们玩耍的老人,就成为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那天在楼下小区里散步,就看到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姑娘在和小朋友开心地玩,老人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
突然间,听到一个爸爸气急败坏的训斥声。
原来,男孩淘气,抢了其他孩子的玩具,霸道地占为己有,别的孩子想要回来,他不但不给,还将他们推倒在地。
爸爸又高又急的训斥声吓坏了小姑娘。
她扔下手中的玩具,跑到老人身边,紧紧地抱住老人的脖子,将脸埋在她的胸脯中。
在老人不断的安抚中,小姑娘最终才安静了下来。
由于家长没在身边,孩子只能通过寻找他们最熟悉的人来驱除内心的恐惧。
所以,孩子的“亲老人”行为,不过是他们在“不安全依恋”的环境下,对于安全感的唯一选择。
04 如何让隔代养育温暖而有爱?
著名儿科专家张思莱在一次演讲中说: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
她同时还分享了自己作为奶奶抚养孩子的经历。
和很多家庭一样,她也在经历着隔代抚养,这个过程中,有争吵,也有矛盾。
育儿理念的不同,让这个家充满着火药味。
后来,张思莱转变了思路,她将教育的权利全部交给了女儿,把自己放在了“执行者”的位置上,女儿要求她做什么,她就认真地去做。
但同时,她也对女儿提出了要求,要求每天晚上他们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如果真的有工作需要做,也要等孩子睡了之后。
从此,女儿女婿无论再忙再累,晚上都会陪孩子做游戏,读书,看电视。
如今,两个外孙都成长为非常优秀的孩子。
让隔代教育温暖又有爱,其实并不难,三个小方法,可以试一试。
1、以身作则
蒙特梭利博士在《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说:吸收性心智仅存在于6岁前,是儿童特有的无意识的记忆力,是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也就是说,孩子就如同一架照相机,会拍下他们看到的人和事,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行为的指导。
因此,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和老人融洽相处,有问题及时解决,不无端指责,不恶语伤人,让孩子知道,老人辛苦帮忙,是需要被尊重的。
2、划定底线
和老人之间达成协议,彼此分工,明确责任,谁的事情谁负责,如有问题和意见,要好言相劝,和平解决。
同时,还要明确教育孩子的底线,如:不当众教子,做对要表扬,做错要批评,但要就事对事,不翻旧账。
3、多感恩,多道歉
和老人之间发生矛盾时,不妨换位思考,感谢他们的帮忙。
多说谢谢和对不起,才是彼此相处的关键所在。
05
教育孩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什么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对子女的心疼,但绝不是产生矛盾的借口和根源。
感恩老人的辛苦付出,理解他们的不同观念,或许,才是年轻的家长们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主要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心智健康。
忙碌,不是我们的推辞,责任,应该永远在心头。
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或许,我们不用过多地去纠结,孩子到底和谁亲,只要他在这个家庭中,能够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能够快乐地长大,就已经足够了。
-THE END-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作者:夏小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洪恩所有,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