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江燕 刘文辉 文/图
7月28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于9月1日起施行。
开学一周有余,各校都是如何将《规定》落地实施的?又是如何保障学生合理通话需求的?老师、家长、学生们在法规实施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看法?近日,海都记者进行了走访。
福州数千学生用上电子学生证
记者了解到,法规出台后,结合教育部相关通知,福州市教育局积极探索电子学生证的使用方式,今秋开学后,全市8所学校约4500名学生用上了电子学生证。
福州第三十二中学是2021年第一批先行试点电子学生证的学校。该校副校长王立文介绍,自2021年以来,该校持续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免费的电子学生证服务,目前,电子学生证在学生中的覆盖率达80%以上。
王立文介绍,该校所有学生都是走读生,约80%以上的学生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照顾孩子的时间精力较少,有部分学生上下学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时间才能到家。电子学生证中的语音通话、SOS一键呼救及内置芯片的即时定位和行动轨迹功能,可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动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孩子上放学途中的安全,同时还能避免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
“有了电子学生证,当遇到值日等可能晚回家的情况时,我就可以及时跟家里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这样家里人就不会担心了。”该校初二学生王钰洁说。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电子学生证仍存在学生误触呼救按钮影响到教学秩序,或是无法控制通话音量等问题。”王立文表示,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已联系生产企业研发出了新版的电子学生证。未来,该校还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完善电子学生证。
各校探索多种“新招”,保障合理通话需求
除了电子学生证,各校还纷纷探索新招,在做到手机不进课堂的同时,保障学生合理的通话需求。
针对手机管理,福州第十五中学有着明确规定,学生不得携带手机进入课堂,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手机进入校园,需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原则上只允许携带非智能手机。
“带入校园的手机需在上课前上交,统一放置在年段的手机保管柜,待放学后由各班级管理员领回。”福州第十五中学德育处主任庄鸿鸿介绍,该校初中生一般是划片招收,家离得较近,需要用到手机的机会不多;高中生仅个别家住得较远,需要通过手机乘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学生会申请带手机。另外,学校年段室也设有公共电话等设施,便于学生与家长沟通。
福州市中山小学在每个班级内都设置了电话手表存放箱,学生进入班级后,需将电话手表放入存放箱内统一保管,待放学后各自领回。学生若需联系家长,可使用学校办公室内的公共电话,也可以向班主任等老师寻求帮助。
福州市国货路小学校长罗炳志介绍,该校同样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个手机袋,让孩子在入校后统一将电话手表交由老师管理,并在传达室和老师办公室内设有公用电话,方便学生随时与家长联系。此外,该校还实行家委会的网格化管理,家长有急事找不到老师时,可告知班级的家委,由班级家委经年段家委向学校或老师传达,为家校沟通提供了多重保障。
声音:根据实际情况,教孩子与手机“和平相处”
“经过前期调研,我发现,针对手机禁入课堂,只堵不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福州市人大代表郑书鸿表示,部分外来务工以及双职工家庭的家长较难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他们存在和孩子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动向的需求。为此,从去年开始,他便为电子学生证进校园热心奔走,就实际使用效果而言,电子学生证可以满足家长们的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也有部分家长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孩子早晚都要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让孩子学会和手机“和平相处”,或许从长远来看更为重要。
就此,郑书鸿代表建议,针对部分自制力能力较差、且家长较难随时随地从旁监督的孩子,最好暂时远离电子产品;部分孩子自制力较强且家长可随时从旁监督的家庭,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探索尝试与手机友好相处的方法,帮助孩子把握好合理使用手机的度。
一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阮女士介绍了她自己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阮女士说,经过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了解出行在外的安全隐患,她发现,这比起简单粗暴地给孩子灌输“红灯停、绿灯行”,更能帮助孩子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开学一周以来,就算没有电话手表或她的陪伴,孩子也能正常上放学。针对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她也是带着孩子一起了解、认识电子产品的利弊,同时商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段、用途,并互相监督,希望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编辑:杨吴津
实习生:廖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