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热点,《双胞胎在肚子里打架出生后浑身淤青》。据说双胞胎兄弟在肚子里的时候就互不相让,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妈妈的孕肚也跟着起伏变化,果然双胞胎出生后身上就到处是“淤青”。
看到新闻后网友纷纷表示:看看,打架有成本!
这边热点还没消,那边已经开始辟谣。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表示,双胞胎在肚里打架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都不在一个“房间”。出生后浑身淤青这种情况,大部分的新生儿都有。
随着专业医生的辟谣,一则有点有趣又有点可爱的“谣言”落下了帷幕。属于双胞胎在妈妈肚里打架这种情况是假的,但现实生活中,有两个男宝宝的家庭中兄弟之间的“battle”却不少见。
兄弟爱打架,事出有因
有一位妈妈留言:家中两个男宝,一个5岁多,一个3岁多,有时候两个人会争东西,会打架,哥哥不让弟弟,弟弟不服哥哥应该怎么办?
这种难题大概拥有两个宝贝的家庭都遇到过,尤其是男孩子。如果间隔的年龄大一点还好些,但如果相差在3岁以内,打架就变成了家常便饭,特别是小的时候。
相差不大的兄弟爱打架原因,一般有两点:
1、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烈的阶段
如果家里的两个宝贝,一个还不到1岁,一个3岁,当老二拿着一件玩具,老大抢走时,他们不会发生争吵,最坏的可能就是二宝哭一哭。
但是换做3岁与5岁就不同了,他们一定会大吵一顿,甚至动手。是因为兄弟之间没有爱吗?并不是,是因为两个孩子的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他们都认为“这件东西”是我的,为了得到并且守护这件东西,他们会与对方“据理力争”。
2、在“争夺”父母的关注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二胎家庭里,兄弟姐妹是最亲密的亲人,同时也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他们有时候的争夺、打架不过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而已。
就像美国哲学家杜威教授说的:人类天性中最深层次的冲动是“渴望被重视”。
尤其是在二胎家庭,父母的爱没有办法做到绝对公平,孩子们就会通过打架、吵闹这种方式来获得家长的关注。
教你三招做好“消防员”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决定他的一生。”
所以,当孩子在“火头”上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做称职的“消防员”呢?
首先,学着做一个“置身事外”的父母。
我的朋友晓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朋友圈里最累的妈妈。她的累不是工作、不是家务活,而是在调节两个孩子的情绪上面。
只要孩子们有矛盾,她就会去调节,没几天把自己弄的身心俱疲不说,孩子的打架现象一点没减少。
小孩子的矛盾,不是一天一个或者几天一个,他们的矛盾是一会儿一个。纵然你再有时间,也没办法时刻去给孩子调节矛盾啊。不如学着做一个“置身事外”的父母,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处理矛盾。毕竟,父母再怎么“公平”的去处理问题,在孩子看来,都是有偏心可能的。
要相信,孩子们的吵架再正常不过,就如同他们亲亲抱抱一样,只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自己是可以解决的。反倒是父母插手太多,会变成“越界”行为。
其次,公正的处理问题。
胡可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大儿子安吉与小儿子小鱼儿经常会发生矛盾。有一次两个孩子之间发生激烈的争吵,胡可怕安吉对小鱼儿下手过重,便制止了安吉,并告诉安吉:“等弟弟长大了,你就打不过他了。”
安吉停顿一会儿后,走过去对小鱼儿说:“我这么惨,都是被你害的”。事后胡可非常后悔自己这样对安吉说,她认为自己在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却没想到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
胡可的做法是大部分家长都曾用过的方法,其实孩子们要的不是“公平”,而是公正。当他们有问题的时候,一旦父母去当“说客”的时候,就做不到公平了,不如公正的他们提供各自需要的。
最后,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爸爸当家》里,可爱的萌娃小米与弟弟小宝因为玩具争吵起来,妈妈说:“如果一个玩具,你们要打架、要吵”,说完就将玩具扔到了门外。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们抢一个玩具,那么谁都会得不到这个玩具。
这一招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有效果的。小米立马跟妈妈讲道理,小宝虽然不会说话,但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时候这招是有用的,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要么共享玩具,要么谁都不要玩。小朋友很聪明的,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就知道改如何相亲相爱了。
看到孩子打架父母担忧,排除对某个孩子的偏爱以外,其实就是怕长大以后,孩子们无法做到相亲相爱。毕竟除了父母以外,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才是最亲近的人。
我想说,不必太过担忧。小孩子互相吵闹、打架再正常不过,这是他们正常的情绪宣泄。只要不拉偏架,孩子之间的矛盾总会解除。不是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吗?”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越是打闹,会越亲近的。
枕边育儿寄语:
别用“哥哥要让着弟弟”、“姐姐要照顾妹妹”那一套来要求、教育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该得到父母公正的爱。让你做到公正的时候,孩子小时候的打闹就只是打闹而已,不会影响成年后的情感。但是如果父母做不到公正,在孩童时候心灵受到的伤害,是无法被弥补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